能化周报原油中国需求回升幅度尚未促使
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可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办法》规定的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作者
董丹丹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期货从业资格号:F
本报告完成时间
年01月07日
主要逻辑:
不同于其他大宗商品,原油目前主要的需求国仍是海外国家,中国占比在年不足15%,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需求回升或下降并不会主导原油涨跌的原因所在。过去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过去一周不断拖累油价。IMF本周警告称,年全球经济有三分之一可能陷入衰退。中国的制造业数据显示经济在年末急剧下滑,仍有人担心最新的疫情激增将导致经济进一步放缓;美国12月制造业PMI指数跌至两年多新低,欧洲数据也显示12月份经济继续收缩。
与此同时,沙特将其出售给亚洲的旗舰原油的2月份官方售价(OSP)下调至每桶较阿曼/迪拜原油均价升水1.80美元,对亚洲的OSP跌至年11月以来最低。俄罗斯最新的船运数据出台,12月船运量仅环比下滑11.7万桶/日,12月最后两周的海运量环比第二周出现了增长,俄罗斯的供应减量不及预期。
周内中国宣布了年1季度的成品油出口配额,配额量同比增加46%,绝对值达到万吨,市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1季度需求不会大幅增长才会有如此大批量的出口配额。中国需求复苏节奏也遭遇部分逆风,例如欧美一些国家要求中国旅客出境和入境前都要有核酸检测证明,为中国的放开制造阻力,并担心中国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全球疫情。中国陆上交通则持续复苏,周度环比增长33%。中国炼厂开工率季节性下滑,因春节假期来临且建筑工程暂停,中国的柴油消费将季节性下滑。海外实际消费数据没有出现异样,交通量持稳。
原油月差延续弱势,全球高频库存周度增加,中国的需求增量尚未引发实货走强;从油价绝对值看,连续两日大跌幅度累计10美元,我们认为利空集中释放,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较低。我们认为产业可以趁调整低价择机为3-4月的原料采购进行部分点价。
投资建议:单边暂时观望。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陷入全面衰退。
建投视角
01原油价格
1、原油价格及相关价差:对欧美经济衰退的忧虑重燃,油价震荡回落
IMF本周警告称,年全球经济有三分之一可能陷入衰退。周五数据显示,美国12月非农就业新增放缓,同时平均时薪增速显著下降,为年8月以来最低,劳动参与率意外上升,失业率下降,维持在近50年来的低位。最新的数据会鼓励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走在加息的道路上。与此同时,沙特下调了2月份销往亚洲和欧洲的原油价格。
周度看,WTI和Brent跌幅均超过8%,是年以来最差开局,SC周度下跌7.1%。
过去一周WTI、Brent月差周度全线走弱,SC月差呈现近端走强,远端走弱的局面。目前Brent、WTI的1-12月差仍是Back结构,1-3是Contango结构,SC月差均是Contango结构。
Urals油相对于Brent的贴水持稳于20美元/桶。
Brent相对于Dubai的升水从2.1上升到4.58元/桶。LLS相对于Brent价差从-3.21升至-1.62美元/桶,美国石油出口的积极性周度下滑。
BrentCFD1-6价差从-0.36回落到-0.64美元/桶。
WTI相对于WCS、LLS、Midland价差全线回落。
按12月23日的日盘SC、Brent收盘价算,SC与Brent的价差从前一周的-5.18回升至-1.86美元/桶。
2、成品油裂解价差:中国释放成品油出口配额,全球成品油裂解价差回落
过去一周,低硫燃料油裂解价差周度略降,其余能化品种周度裂解价差全线走高。各个能化品裂差绝对值排序依旧是EBPPLPTALUBuFu。
02原油供应——俄罗斯减量不及预期
1、原油产量:OPEC12月的产量因尼日利亚而提升
数据调查显示,OPEC12月原油产量增加15万桶/日,增产几乎全部来自于尼日利亚。OPEC日产量总额为万桶。OPEC12月的增产仍未达到配额目标水平。
沙特公布最新的OSP,下调了对亚洲和西北欧的价格,对美国的官方售价保持不变,沙特下调官价通常被市场认为是一种利空。
由于制裁削弱了莫斯科的出口,俄罗斯的原油出口在今年最后四周降至年的最低水平。运往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的货物连续第三周下降,该国的整体海上运输量每天减少11.7万桶,四周平均水平降至.5万桶。截至12月30日的28天里,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海运原油出口量下降至16.7万桶,其中保加利亚是唯一的欧洲目的地,这些数字不包括对土耳其的出口。
贝克休斯报告显示,截至1月6日活跃钻机数周度减少7座至座,降幅为年9月以来最大。
美国的原油产量周度增加10万桶至万桶/日。
2、库存:美国石油库存周度下降
EIA库存报告周度利好,几乎所有油品都出现了降库。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增加万桶,库欣库存增加24万桶,汽油库存下降35万桶,馏分油库存下降万桶,不包括SPR在内的油品总库存周度下降万桶。
欧洲ARA地区成品油库存周度整体攀升,其中柴油库存增幅最大,当周累库5.6%,其余油品库存也大都攀升。欧洲ARA成品油总库存已经脱离了五年低点。
新加坡成品油库存全线攀升,其中中质馏分库存升至三个月高位,轻质和重质馏分库存位于两周高点。
Vortexa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全球原油浮仓周度下滑11.76%至万桶。
过去一周SC仓单持稳于.6万桶,仓单已经升至年8月以来最高。
03原油需求:中国需求开始见底回升
1、美国油品表需周度骤降,受物流中断影响
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2月30日美国国石油表需周度骤降万桶至万桶/日,当周寒流袭击美国导致物流受阻,表需数据失真。
美国炼厂开工率周度下降12.4%至79.6%,因寒流来袭炼厂短暂停工。
全球炼厂毛利周度下滑。
2、
中国道路交通周度环比连增第二周
在新冠限制措施放宽后,中国的交通拥堵水平有所反弹,在前一周强劲反弹后,截至年1月4日中国交通量周度再次上涨了32.9%。
中国发放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总量为万吨,同比增长了46%,比年减少了36%。中国自身需求尚未复苏,国内炼厂出现成品油库存高企的现象,出口配额的下达有助于成品油去库。
3、
其他国家和地区:印度11月燃料需求跃升至八个月高位
印度石油部的石油规划和分析小组数据显示,11月份柴油消费量同比增长19%,汽油和LPG的需求也在上升,分别增长了8.1%和5.2%。整体而言,燃料需求同比增长了10%,至3月份以来最高。
全球道路交通量周度增减不一。
随着假日季节的持续,北美道路交通水平较一周前下降2.6%。与此同时,在欧洲,道路交通水平大幅下降,周环比下降约12%。中国的交通拥堵水平连续两周上涨,最新一周攀升32.9%。
全球航空交通量周度攀升。
1月3日至9日的客运航班时间表意味着全球航空燃油需求将比前一周增长0.7%,所有地区都将出现增长。国内和国际航班的航空燃料需求变化将出现背离,分别下降0.7%和增长1.7%。
欧洲控制区域12月26日至1月1日当周的离港航班数比前一周减少2.4%。法国航空、荷兰航空和西班牙国家航空等航空公司本周减少了航班。欧洲航班安排数量的减少延续了前一周的下滑态势。航班安排数量在1月和2月期间可能继续小幅下降,这符合季节性趋势。
12月24日至30日美国乘客数目周环比下降7.6%。下行风险依旧存在,原因是航班取消、燃料成本相对高昂、天气问题以及航空公司和机场均面临物流和运营问题。
由于旅行限制措施进一步得到放松,根据目前的航班安排,中国未来四周已安排航班数量将增加34.3%。
04资金和地缘:年亚洲股市外资流出规模创年全球危机以来最大
美国利率上升将资金拉向美元资产,年外国投资者从亚洲新兴股市中撤出的资金比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任何一年都要多。
来自台湾、印度、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尼和韩国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去年外国人出售了价值亿美元的股票,是年以来最大的资金外流规模。
在年早些时候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后,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在12月又将隔夜借款利率提高了50个基点。
由于这些加息行动,去年较安全的10年期美国公债收益率攀升约个基点至3.83%,打击了外资对于风险较高的地区股票的需求。
台湾股市去年资金外流亿美元,在亚洲市场居前,印度和韩国则分别净流出亿美元和96亿美元。
受海外需求下降和经济前景恶化的打击,MSCI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去年重挫19.4%,是年下跌43.3%以来的最大跌幅。
一些分析人士预计,至少今年上半年还会有更多资金流出,因美国利率料将进一步上升。
“新年度的上半年,亚洲市场可能会继续保持谨慎基调,市场人士预计全球央行收紧政策将对经济造成的进一步影响,以及中国重新开放后将引发疫情跨国扩大,”IG市场策略师YeapJunRong表示。
除日本和中国外的亚洲新兴股市12月遭遇3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其中台湾、印尼和韩国股市分别净流出25.5亿美元、13.4亿美元和13.1亿美元。
另一方面,印度、越南和泰国股市在12月分别获得13.6亿美元、5.59亿美元和3.72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2、
投
机因素:
净多持仓周度下增
据美国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每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的一周,非商业投资者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持有的原油期货多头持仓减少,空头持仓增加,净多持仓周度从24.7万手下降到22.7万手。
05
原油后
市展望
:中国需求回升幅度尚未促使实货走强
不同于其他大宗商品,原油目前主要的需求国仍是海外国家,中国占比在年不足15%,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需求回升或下降并不会主导原油涨跌的原因所在。过去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过去一周不断拖累油价。IMF本周警告称,年全球经济有三分之一可能陷入衰退。中国的制造业数据显示经济在年末急剧下滑,仍有人担心最新的疫情激增将导致经济进一步放缓;美国12月制造业PMI指数跌至两年多新低,欧洲数据也显示12月份经济继续收缩。
与此同时,沙特将其出售给亚洲的旗舰原油的2月份官方售价(OSP)下调至每桶较阿曼/迪拜原油均价升水1.80美元,对亚洲的OSP跌至年11月以来最低。俄罗斯最新的船运数据出台,12月船运量仅环比下滑11.7万桶/日,12月最后两周的海运量环比第二周出现了增长,俄罗斯的供应减量不及预期。
周内中国宣布了年1季度的成品油出口配额,配额量同比增加46%,绝对值达到万吨,市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1季度需求不会大幅增长才会有如此大批量的出口配额。中国需求复苏节奏也遭遇部分逆风,例如欧美一些国家要求中国旅客出境和入境前都要有核酸检测证明,为中国的放开制造阻力,并担心中国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全球疫情。中国陆上交通则持续复苏,周度环比增长33%。中国炼厂开工率季节性下滑,因春节假期来临且建筑工程暂停,中国的柴油消费将季节性下滑。海外实际消费数据没有出现异样,交通量持稳。
原油月差延续弱势,全球高频库存周度增加,中国的需求增量尚未引发实货走强;从油价绝对值看,连续两日大跌幅度累计10美元,我们认为利空集中释放,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较低。我们认为产业可以趁调整低价择机为3-4月的原料采购进行部分点价。
风险提示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可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参考。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投资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投资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