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拐点19492022中国人口增长
作者:星球数据派/知乎周瑞
年落下帷幕,而中国新的发展阶段刚刚拉开序幕。一个未富先老的人口大国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并走向可持续的繁荣富强成为所有中国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人口总量出现下滑,年末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长久以来,我们都以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自居,多少人曾幻想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半那么各种人均资源都会翻番、各种经济指标瞬间翻倍。然而,年出现的这个趋势是三年自然灾害之后,61年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转捩点,我们过往所有的关于未来的假设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本文旨在回顾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及城市化进程来一窥中国未来发展之大势。
01
-年人口增长全景
年,中国人口5.42亿,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相信人多力量大,于是在后来的岁月里跨过一个又一个门槛:
年突破6亿人口
年突破7亿人口(10年)
年就突破8亿人口(5年)
年突破9亿人口(5年)
年突破史无前例的10亿人口(7年)
年突破11亿人口(7年)
年突破12亿人口(7年)
年突破13亿人口(10年)
年突破14亿人口(12年)
年则停留在14.亿人口
80年代以前的中国,每五年就增长一个亿,而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80到90年代增长一个亿的时间拉长到7年,新千年后则需要10年以上,而年以后人口就定格在14亿人口出头,尽管那时国家早已放开二胎政策。
年新出生人口73年来首次下降到万以下,仅仅为万,而死亡人口则是自年以来的新高,达到万,最终人口减少85万人。要知道这是三年自然灾害之后,61年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人口减少的同时,老龄化却日益严重。根据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年末,60岁以上人口规模2.8亿,占总人口比重高达19.8%,相较于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规模达到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4.9%,较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
这个老龄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而我们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和他们相去甚远。作为一个仍然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年龄中位数居然比美国还高。
而我们最发达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相比,在年轻人群的增长潜力上已经显得后劲不足,中国大城市将因老龄化而丧失竞争力。
根据测算,预计在“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届时,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银发老人。今天的社会中坚力量,若干年老去后发现养老可能成为一件头疼的事情;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继续延长,不远的未来这副图景将是何等地令人胆寒。
02
城市化,路未走完而进度放缓
众多周知,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在70%以上,而70%在国际上通常被认为是进入发达国家的门槛,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5.2%的新高,距离发达国家的70%近在咫尺。而我们曾经是主要国家里面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
回到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只有11.18%,甚至比印度的17.04%还要低;而当时的发达国家美国已高达64%,接近中国年的水平,也就是说美国领先中国71年!日本、俄罗斯、南非也都在40%上下,甚至土耳其也高达25%,远远把中国甩开。
美国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早在70年代以前就已超过70%,俄罗斯、巴西、韩国也在年代以前完成了这个进程;而在-年的漫长的45年中,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30%,直到以后才真正走向腾飞,但时至今日也不过才65.2%,只相当于巴西、韩国年代的水平。不过,中国和印度的差距却十分显著。
当然,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型国家,城市化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迁徙过程,虽未走完全程,但已然在路上。疫情的三年让一切暂停,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经历阵痛和变革,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一样,虽然速度放缓,但依然充满希望。
03
人口增长放缓原因解析
从以往各国的经验看,随着物质文明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人类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便越发强烈。在此过程中,伴随民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女性在思想上得以解放,有了自主的生育计划。
也就是说,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出生率不断下降,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欧美、日韩等众多国家都走过这样的道路。而越是贫穷的地方,出生率反而更高。从全世界范围看,生育率最低的地区都是较为富裕的地区,生育率高的地区,则大都是穷困地区。
因此,人口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规律。而具体到中国而言,生育率持续下降,除了上述原因,则主要是生活压力所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抚养小孩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全球来看仅次于韩国。住房、教育和医疗三座新的大山让年轻人不敢结婚生子,只能躺平。
面对中国人口增长的窘境,一些专家委员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在近期纷纷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而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