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国际范丨土耳其小鲜肉了解一下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

上面这首中国古代诗歌,出现在一场《诗经》分享活动中。当时,一个大眼睛高鼻梁头发略卷的小伙子用一口略带外国人口音的普通话为大家朗读了《卫风·淇奥》这首诗歌,获得一片赞叹声。

据了解

广受赞誉的这个小伙子来自土耳其

他叫明远

在西安生活已经5年

西安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

明远

这个金牛座的小伙子

还是一位小鲜肉

他的稳重、踏实和诚恳

让人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觉得非常亲切

同时,他性格中那份孩童般的天真童趣

又让整个交谈在嬉笑幽默中顺利进行

Question

名字“明远”有什么来历吗?

我的名字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喜欢这句话。

大西安

正以其越来越国际化的面孔

留给人越来越深刻的记忆

希望大家可以看到

外国留学生除了长相肤色之外

也有很多与我们“相同的地方”

REC

04:54

视频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MJC研究生李宇航孙心悦指导老师贾文

和西安缘份起于游戏

高中毕业只身前来

23岁土耳其小伙儿5年前只身一人来到西安留学,本科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谈起和西安的缘分,明远说,当时有一款名为《丝绸之路》的游戏在土耳其很流行,游戏里面有很多中国的城市,“我最喜欢长安和敦煌,尤其喜欢长安的建筑风格,便开始在网络搜索西安这个城市。”通过网络了解了西安的风土人情和面貌,明远便想着“我要到西安去看一看”。

高中毕业后,明远考上了土耳其最好的大学,但他放弃了在家乡读大学,决定来西安闯闯。年,明远用打工一年攒下的钱,只身一人从土耳其来到西安,不会英语不会汉语的他用一年的时间就考过了汉语五级。“当时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没有参加业余活动。”明远说,由于汉语和土耳其语差别比较大,他也是花了一番力气。“不管学习什么,只要有真正想学的意愿,就没有什么难的。”明远说,他现在正在自学日语,以后还打算学习西班牙语。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想把《论语》译为土耳其语

除了学习中文,明远对中国的古代文学和历史同样研究得很细致,除了名字取自于诸葛亮《诫子书》,明远还喜欢背唐诗、读《论语》,学习孔子和老子的哲学思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张口即来。“我喜欢读《论语》,会买很多儒家思想相关的书来读,学习关于孔子的视频、电视电影。明远告诉小布,他打算把《论语》翻译为土耳其语,让更多土耳其人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

“中国有唐朝,土耳其有奥斯曼帝国。”明远告诉小布,土耳其和中国在历史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在土耳其有一个思想家叫Mevlana,它的思想和孔子很相似,他要研究两个国家在历史文化上的共同点。

毕业后打算留在西安

希望促进两国民间交流

“西安人友好、热情,我已经把这里当作我的第二个家了。”在西安生活了5年,明远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土耳其是一个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习惯清真饮食,而西安是一个回民很多的城市,还是比较符合他的饮食习惯。明年毕业后明远打算留在西安发展,一边教中国学生土耳其语,一边通过网络教土耳其人中文。“当然了,到了中国就要入乡随俗,等我买了房子就娶一个中国姑娘。”说到这,明远哈哈大笑了起来。

除了教学生学习语言,明远还打算为中国和土耳其之间的民间交流做一些事儿。他说,土耳其的普通民众对中国还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土耳其人了解中国原本的样子。

明远说:“书本上学习到的都是理论知识,要想更好的了解中国,就要到不同的城市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要说白族,那就去白族那地方去看看是什么样子,不是从书上抄过来是什么样子。”

明远这几年只回国了2次

放假后会去中国的很多地方旅游

已经到过北京、上海、甘肃、重庆等多个城市

明远说:“西方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的文化有偏见,包括新闻报道。你说没有到过中国,没有了解过它的文化和思想,凭什么说它就是这样的呢?我打算拍一些视频上传到网站,给大家看真正的中国是怎样的,中国的文化是值得好好了解和学习的。”

大西安依托历史文化优势

以更加自信主动的姿态推动全球交流

国际“朋友圈”不断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

来西安旅游、经商、学习

作为曾经联通东西方文明的古丝路起点

大西安正重新显露出“国际范儿”

撰稿:西安发布记者陈克郑可昕西安日报记者杨春燕

编辑:谈密丨审核:何砾、周粟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3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