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1000年都治不好西方的恐俄症
东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俄罗斯奥运代表团在诸多困境中,依旧拿到了排名第五的前部成绩,他们回国之后,庆功会上为他们奏响了国歌。感谢他们的坚持与努力。
对于我们普通中国人来说,您或许会有意无意地发现这个问题,那就是西方国家,以欧洲和北美洲为主的国家,经常将俄罗斯视为眼中钉。
如果您喜欢看电影刷剧,必然发现好莱坞和英国电影中的反派多是俄罗斯人,卫星坠毁、病毒流行、名画被盗、黑帮不振、黑寡妇绝育、买彩票不中全都是俄国人的错;如果您关心时事,肯定知道欧盟和美国天天逮着俄罗斯找茬;如果您喜欢体育,更会熟悉“兴奋剂阴谋”这一论调。在英语中,甚至有个单词“Russophobia——恐俄症”来总结这类现象。
那些年,一个俄国人上过的封面。
瑞士作家吉·梅坦(GuyMettan)通过当代几件重大国际事件,归纳西方国家的恐俄症荒谬到了什么地步。
–年berlingen坠机事件
–年别斯兰劫持人质事件
–年第二次奥塞梯战争
–年索契奥运会
–年克里米亚事件
01/berlingen坠机事件·骂就完事了
年俄罗斯一架图波列夫在距离瑞士几公里的德国南部小镇berlingen上空,与一架波音飞机相撞坠毁,造成71人死亡,其中52人是准备去西班牙度假的儿童。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西方媒体都在横加指责俄罗斯飞行员英语不行,并且无视负责当地空中交通管理的瑞士公司的命令。美国人进一步挖掘俄罗斯航空公司的黑幕,说他们公司穷,飞行员工资低水平差,飞机也老化严重。
事故过去仅仅4天,通过对黑匣子的检查,证实了以上的说法全部是造谣。俄罗斯飞行员英语水平过关,飞机也没有问题。事故原因是瑞士空管失误造成的。而此时,西方媒体全都哑火了。
坠机事件的悲剧并没有在当年结束。2年后,在事故中失去了妻子儿女的俄罗斯工程师刺杀了瑞士空管公司的老板,因为他从未就该次事件向受害者道歉,尽管他本人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02/别斯兰人质事件·骂就完事了
年,32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他们劫持了约名人质,大部分都是7-18岁的孩子,并杀害了20名成年人人质,挟持第三天,营救部队发动了进攻,最后名未成年人、11名特种部队士兵、8名警察和31名恐怖分子死亡。
西方媒体“狂怒”,他们不是愤怒于恐怖分子的暴行,而是直接抗议俄罗斯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大屠杀”“反人类”。他们怂恿遇难者家属申请解密营救期间的官方媒体资料,来追究政府的责任。
而等到斯诺登曝光美国“棱镜”计划的时候,西方媒体却装聋作哑,对美国政府的监听行为轻描淡写。
03/第二次奥塞梯战争·骂就完事了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奥赛梯一分为二,北部属俄罗斯联邦,南部归格鲁吉亚。刚分家时南奥赛梯曾闹过独立与格鲁吉亚打了第一次奥赛梯战争。结果是双方停火,俄罗斯出维和部队维持当地治安。
后西方国家支持,想加入北约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有意重新拿回南奥赛梯,刺激了当地的独立派反而要和北奥赛梯合并(等于加盟俄罗斯联邦),于是年第二次奥赛梯战争爆发。
尽管背后有美国和以色列的支持,但俄军很快占据优势。不到两星期,俄罗斯联邦就承认了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格鲁吉亚的)独立。西方媒体再次陷入恐俄症的情绪中,强烈指责俄罗斯的大国扩张主义,将俄罗斯描画成贪婪无耻的巨兽。哪怕1年后欧盟授权的外交官委员会发布报告,点出这场战争是格鲁吉亚先动的手。
俄军在南奥赛梯。
04/索契冬奥会·骂就完事了
年索契冬奥会前夕,对俄罗斯的诋毁达到了新的高峰,欧洲媒体天天都能挖出俄罗斯奥委会铺张浪费、腐败横生的新内幕,美国媒体则遥相呼应,就想看俄罗斯出丑。连奥运村马桶歪了这种事都能多角度分析报道。
但索契冬奥会还是获得了整体上的成功。甚至连曾担任老布什总统顾问的俄罗斯问题专家斯蒂芬·科恩都忍不住指出:“美国媒体对俄罗斯的看法几乎已被意识形态所控制,他们每次提到俄罗斯,依旧想到的是冷战时候的苏联”。
05/克里米亚事件·骂就完事了
在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俄罗斯支持)之前,有很多迹象显示着事态在走向不可逆转:
·美国自年开始向乌克兰反对派投资共计50亿美元。
·80多名反政府的示威者在冲突中丧生,西方舆论强烈谴责,维持治安的防暴警察被逼当众下跪谢罪,然后解散。
·反政府示威者纵火焚烧亲俄派躲藏的建筑,造成40人丧生,西方舆论再次哑火。类似双标报道丛层出不穷。
·年2月,乌克兰禁止该国俄语区使用俄语。
克里米亚事件的出现,西方媒体的拱火撺掇“功不可没”,使得当时的反政府一派感觉良好,造成了对局面的误判和民族内部的割裂,最终让乌克兰陷入领土危机。
俄军在克里米亚。
恐俄症大起底:心心念念不存在的王位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外族入侵,政权更迭,换位思考,也很难理解将欧洲文明视为同根同源的两个阵营,为何如此大的怨恨。毕竟苏联解体都30年,今日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也难匹敌欧盟或美国,他们为何还要处心积虑处处与俄罗斯为敌?
这或许要追述到西方和知乎网友问题的老根源:“罗马正统在哪?”
我们都知道罗马帝国通过对基督教的吸收与扶植,强化了帝国在思想层面的指导性,协助他们完成了对其他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欧洲国家或部落的吞并、吸收。大部分欧洲国家都视这一过程为文明的进步。
拜占庭的索菲亚嫁入莫斯科,她的儿孙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象征着拜占庭的血脉在俄罗斯得到延续。
东西罗马分裂后,西罗马帝国年被日耳曼人所灭,只剩东罗马帝国还高举文明大旗,并延续到了公元13世纪。它对于“黑暗中世纪”的欧洲来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伟大文明体系。
后来奥斯曼土耳其灭了拜占庭,诸多拜占庭难民流落到意大利,成就了文艺复兴,西方国家由此完成了对东罗马的再继承(但实际上祸害东罗马的也有他们)。
所以你俄罗斯是个神马东西?一个给东方蛮夷当了多少年奴隶,浑身虱子跳蚤的小部落,也配称东罗马的继承人?也配自称凯撒?
但日耳曼人、法兰克人、高卢人等等哪个又不是这样的出身,好不容易穿上衣服,就看不起直接披皮的俄罗斯了吗?
索菲亚的地位之尊贵,即使是闹革命也要顾忌三分。年拆毁她安息的修道院前,她的灵柩被转移安葬。
如果只是心态不平衡也就罢了,但西方国家好像根深蒂固有那么一点不自信,认为“几鞭子下去,就能让俄罗斯人现出鞑靼人的原型”。那么他们自己的“原型”又真的是“文明世界”吗?
这种心态同类比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即使是几个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中国人也很少会从信仰层面上恐慌或不安。印度佛祖厉害还是中国元始天尊厉害,就留给西游记的粉丝去争论。即使今日某些周边国家老想当“正统”,但也没有让我们得上“恐X症”。
恐俄症变现:欧洲大国的PTSD
在法国革命前,欧洲人对俄罗斯的大部分印象,都是“荒蛮”“跪舔”,离得远远的属于“文明的外围”,且历代沙皇都亲西方文明,努力当“好学生”,甚至俄国宫廷通用语都是法语,让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一直秉持着心理上的优越感。直到那个他们“造访俄罗斯”的冬天。
粉丝榜样叶卡捷琳娜二世,追星堪称历史佳话、她在狄德罗、伏尔泰窘困之时提前买下他们所有藏书。
从俄国幸存下来的法国人,竭尽全力描述那里的“原始”“野蛮”“落后”,试图为自己的错误战略转移视线。英国人在后来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是联军作战,他们必须在舆论上加大加密力度,给自己的阵营造声势,由此“邪恶的俄罗斯”成为了英法一拍即合的产物。
烧了莫斯科,然后哭着喊着说俄国人野蛮的法国人。
当年的克里米亚同盟在辛丑条约后再度出击,团结起来不要中国割地以对抗俄国野心。这……
德国呢?要知道威廉一世继位时用的是“凯撒”,即罗马帝国的元首称号,等于和邻居直接叫板。一战二战德国被打趴下,为了向英美法表忠心,自然也要再度选边站。
更不要说其余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东欧一些国家,这些着实吃过俄系苦头的国家,有旧恨又有站队需求,也由此站在了恐俄症最前列。
东边邻居自称“日出处天子”,隋朝皇帝顶多说他一句“没礼貌”,从没想着游过去教他做人,文明国家文明国家。
恐俄症发作:否定式反俄
美使馆文字用丹麦文所写,但几个关键单词拼写都差不多。
网友还记得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时,美国某使馆闹的笑话,声称是美国人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吗?当时遭到国际群嘲。但这个笑话背后的事实却有点让人笑不出来。
在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活动上,波兰政府没有邀请普京,甚至公开表示“乌克兰军队”解放的集中营,而所有的欧洲媒体再度集体失声。
兰博从纳粹手中拯救欧洲!
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英法美等国的用词都是“一次伟大的行动”“决定了二战战场的走向”,没有一个人感谢远在东线的苏军,数万士兵用生命挡在了德军装甲车前往法国的路上。甚至于被轴心国杀害的几千万苏联军民,也从西方历史中消失了。
年,参加胜利日阅兵的苏联老兵们,胜利日已成为团结全俄罗斯的重要庆典。
“今天的许多西方历史学家与年前天主教神学家完全相同:通过改写历史,依靠可疑文件以及无视真实历史,他们已经能通过抹掉俄罗斯来改写历史欧洲的记忆,正如年前对拜占庭所做的那样。剩下要做的就是责怪东方人。如果成功,随着时间流逝和亲历者的去世,他们的计划就会实现:抹去俄罗斯作为反纳粹解放者的记忆,以大西洋诸国解放欧洲的神话取而代之。并让俄罗斯对世界大战承担全部责任。”——GuyMettan《致命的偏见》
有学者指出,“恐俄症”归根结底,是俄罗斯从古至今都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的预想发展,始终不在他们的控制之内,甚至有时候比他们还要优秀,由此引发了他们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者通吃”的恐慌情绪——听上去有点耳熟。
但“恐俄症”已经让欧美国家到了不惜篡改自身历史的地步。如此极端的做法,又将会给他们自身带来什么影响呢?
波兰否定自己在二战中的“皇协军”行为遭到以色列的嘲讽,否定历史必将受到反噬。
本文的主旨并非想探讨历史上这些问题的谁是谁非,而是希望大家从另一个国家的角度,看看西方世界的一贯作风与手段。
北京冬奥会即将在年2月开幕,已经有很多专家提醒,这次冬奥会我们将会面临诸多压力,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从“恐俄症”中,或许我们可以了解其中一些“招数”。相信我们能够团结一心,不被吵耳的噪音干扰,迎来又一次胜利的大会。
(此处应有掌声)
部分内容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