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地理之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被誉为天下咽喉,它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唯一的出海口。它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千米,整个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峡区属地中海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海流缓慢,滩礁亦少,航运条件优越,故海上航运十分繁忙,年通过船舶约4万艘、军舰几百艘,总吨位达4亿吨左右(不包括军舰)。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公元前5世纪的波希战争时期,希腊和波斯之间谁能占据主动权,很大程度上要看谁能控制土耳其海峡。在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之后,土耳其海峡一直掌握在东罗马手中,直到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马被崛起的奥斯曼帝国灭亡。年,奥斯曼帝国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外国船只进入黑海,实行海峡封闭政策,黑海实际上成为了奥斯曼的内海,奥斯曼帝国便开启了对土耳其海峡乃至黑海的绝对垄断。年,俄国在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带领下,赢下了第五次俄土战争。俄土之间签订《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刻赤海峡,更重要的是俄国商船首次获得自由进出土耳其海峡的权利。这成为了俄国突破土耳其海峡的起点。
年,俄国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并建立了以塞瓦斯托波尔为基地的黑海舰队,对黑海海峡可谓是势在必得。年,在第六次俄土战争中惨败的奥斯曼土耳其丢掉了黑海北岸的大量领土,俄国距离占领土耳其海峡又进了一步。
年,英国和奥斯曼签订《达达尼尔条约》,给予英国商船队相当特权的同时,要求任何国家的战舰都禁止进入土耳其海峡水域。至此,奥斯曼帝国在土耳其海峡问题上,已经从地主沦为了配角。能不能通行,它说了不算,而是沙俄、英国、法国这些大国说了算。
年,土耳其和英法两国在瑞士洛桑签署了《洛桑条约》,交还了土耳其对土耳其海峡的控制权,唯一的条件就是,土耳其海峡不能军事化。欧洲各国签定了《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确定了土耳其海峡通行自由的原则,规定在任何时期、任何时间、任何国家的商船都可以自由通过海峡。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可以自由通行海峡,而非黑海沿岸国家的海军,只有通过吨位不超过1.5万吨的军舰,并且不能在黑海停留超过21天。最关键的是,航空母舰,不论吨位大小,都不可以通过土耳其海峡。
直到今天,《蒙特勒海峡制度公约》仍然是通过土耳其海峡的准则,各国船只,不论是军舰还是商船,都要严格遵守这份公约。
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希腊文中,博斯普鲁斯意为“渡牛的水墙”,即牛可涉水之地,这源于希腊神话。相传,万神之主宙斯爱上了珀拉斯戈斯王的公主爱莪,不料这一秘密被其妻天后赫拉发现了。于是,宙斯将爱莪变成一匹白色的小母牛,以逃避赫拉的报复。而爱莪则涉水穿过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到达了岸边的鲁梅利希萨勒城堡避难。这“渡牛的水墙”之名,便一直留存至今。
传说,伊俄耳科斯王国的国王去世后,王叔篡权,逼迫王子从海峡对岸取回金羊毛。可是,海峡两岸的悬崖峭壁能自动开合,任何生灵穿越都会被挤轧成齑粉。聪明的王子心生一计,先放出一只鸽子,趁两岸合拢挤轧之后刚刚分开之机,成功地穿峡而过。他取回了金羊毛,海峡从此再也不能合拢,人们得以在两岸间自由活动。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1.5公里,最宽处米、最窄处米、平均深度62米、最深处米。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的金角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港之一。金角湾是淡水湾,因向四面山坡反射金色阳光而得名。
马尔马拉海马尔马拉海,又称普罗波恩蒂斯Propontis。面积平方千米,只相当于我国的4.5个太湖那么大,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平均深度约米,又译名马摩拉海。
“马尔马拉”在希腊语中的意思为“大理石”,而马尔马拉海的附近有马尔马拉群岛,盛产大理石,因而得名。
达达尼尔海峡传说古希腊人本来称这个海峡为赫勒斯滂,赫勒斯滂是爱神的女祭祀的名字。她爱上海峡对岸的一个小伙子。两人每天夜晚都渡海相会,最后双双葬身于碧波巨浪。后人遂以痴情姑娘的名字为海峡命名。
另一个传说是,宙斯的另一个儿子达达诺斯曾在海峡南岸建功立业,创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都城。离都城不远的赫勒斯滂海峡,后来易名为达达尼尔海峡。
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Strait)是著名的土耳其海峡的一部分,土耳其语称为恰纳卡莱海峡。连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全长64公里,最宽处6.4公里,最窄处1.6公里,平均深度55米,中部最狭处最深,达92米。
#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