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上演加息潮,雷霆时刻中国明确表态

文/吕韬3月22日,A股开盘之前,全球性利空不断,日本、韩国股市接连跳水,考虑到A股过往的脾气,真心为A股捏一把汗。结果,大出所料!A股逆全球市场而动,三大指数涨幅均超过1%,两市有只股票上涨,下跌的数量不到家。抱团股,依然是下跌重灾区。美国突然动手这三个国家慌了!从3月17日开始,全球市场上演加息潮。最先动手加息的是巴西。3月17日,巴西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上调75个基点至2.75%,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正常国家加息,一般小步伐是25个基点,大跨步也就是50个基点,一次性上调75个基点,少之又少。在巴西加息之前,市场的主流预期是50个基点,75个基点的消息出来,各方都有点懵。为什么加这么多?巴西央行在声明中说法是,主要基于两点,一点是通胀,一点是资产风险。通胀方面,巴西3月份的CPI已经涨到了5.2%,超过巴西央行最新的预期目标0.8%。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数据显示,年1-11月,巴西食物价格大涨16%。作为主食,巴西的大米和黑豆涨价幅度最大,分别为70%和40%。今年大宗商品市场能够崛起,和巴西遭遇各种天灾人祸关系密切,铜、糖等各种商品都因为巴西的供应缺口,大涨特涨。面对不断飙升的粮食价格,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甚至对巴西民众说,请大家到委内瑞拉购买去买大米。粮食价格水涨船高的同时,巴西的金融资产也在暴涨。巴西的股市在近期曾摸高到12万点,市场不是在历史新高,就是在新高的路上。巴西加息过后不久,土耳其、俄罗斯跟上加息。3月18日,土耳其央行加息。比巴西更狠,土耳其把利率一次性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从17%提高到19%,加息力度是市场的两倍!更让市场震惊的是,土耳其行长NaciAgbal加息之后,便被埃尔多安开除了,成为两年之内第三个被开除的央行行长。年,土耳其里拉崩盘不断,NaciAgbal上任之后好不容易稳住了汇率,结果因为通胀预期崛起,美元指数回暖,土耳其里拉又开始了崩盘的架势。为了稳定汇率预期,稳定国内物价,NaciAgbal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领导不买账,实在让人唏嘘。巴西动手,土耳其动手,俄罗斯也坐不住了。3月19日,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4.50%。俄罗斯加息又是一个超预期,此前市场判断,俄罗斯至多加息到4.25%。俄罗斯为什么加息,俄罗斯央行说:需求的快速复苏和通胀压力的上升要求回归中性货币政策。上述三个国家,有一些共性,都是物价上涨,都是股市大涨不断创新高,还有都曾经遭遇过,美国加息之后,资本外流,市场大跌的灾难!这次三个国家,加息的力度,全部都超出市场预期,也许是提前听到风声,美国快要动手了!3月18日,桥水基金的达里奥曾公开警告:不断上升的通胀率可能迫使美联储(FED)提前加息。两天前桥水联席首席投资官GregJensen也说,美联储可能被迫较原计划提前采取加息行动,他称“市场对通胀的消化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长期变化的开始,并非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反应过度。经济状况和通胀的实际变化速度将超过市场或美联储的预期。”年以来,美联储的官员基本上是“鸽声阵阵”,几乎没有放出任何鹰派言论,甚至在十年期美国国债飙升的日子里,主动站出来灭火,说只有在经济复苏信号明确后,才可能考虑加息的问题。到底啥叫信号明确?3月19日,有个信号已经挺明确的。美联储3月19日宣布,不再给SLR豁免政策。啥是SLR?SLR中文名叫补充杠杆率,计算公示为一级资本/商业银行风险敞口,这是商业银行的一条重要风险指标。年美联储规定,系统内的重要银行得满足5%以上的SLR比率。年4月,疫情因素,美联储需要商业银行加大流动性支持,临时调整了SLR的统计范围,美国国债和准备金等不再纳入考核,期限是1年。1年期满,年4月马上到了,美联储正式宣布SLR不再有豁免政策,纳入考核的各银行需要重新计算美国国债等资产。根据机构的统计,即便SLR不豁免,相关系统性银行也满足5%以上的充足率水平,没必要担忧。美国国债的反应基本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从3月19日到3月22日,美国十年期国债不但没有跌,反而再涨,国债收益率整体呈下滑趋势。没啥可担忧的?那是美国人说的。在巴西、土耳其、俄罗斯们眼里,不再给SLR豁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信号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有序,信号美联储加息已经在计划中推进。以前我们在文章里面说过,美元霸权,主要体现在美元大循环上。美联储放水的时候,美元疯狂流入新兴国家,拉动相关国家资产暴涨,美联储收水的时候,赚得盆满钵满的资金,重新回到美国。出去的时候是1美元,回来的时候也许是2美元,3美元,价差哪来的?新兴国家来的。土耳其、俄罗斯、巴西都是曾经被美元大循环反复洗白白的国家。为了不再被美国收割,提前动手加息,是最好的未雨绸缪措施。超预期的加息,也印证这三个国家的心态,不想噩梦重演。中国会加息么?整体不会结构会!俄罗斯们提前做准备了,中国会跟着加息吗?答案很明确,不会!为啥不会,中国是最早调整的,目前的水平已经很合适了。叶檀财经很早之前就分析过,年6、7月货币政策就已经开始转了,从宽松朝着中性宽松转。上海市场间银行拆解利率的走势5月底见底,6月、7月不断上行,9月份上升的趋势阶段性见顶,然后开始横盘,直到央行认为的利率水平适中。3月2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的讲话,也基本明确了中国近期不可能加息。央行行长易纲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利率水平适中,这个表述非常重要。据机构统计,年之后,央行一共说过7次利率水平适中。每次说完之后,市场利率都会保持在一个区间震荡。不会有加息或者降息的动作出现。这次预计也不例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远没到要加息的时候。物价层面而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CPI同比为负,环比的增速也在下降。物价涨幅不及预期和需求不及预期关系不少。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33.8%;比年1—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速为3.2%。年,疫情影响,数据参考意义不大,参照两年维度更具说服力。两年平均增速3.2%,比经济增长速度还低,和房地产消费(买房)相比更是大巫见小巫。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两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33倍,比年同期增长49.6%,两年平均增长22.3%。看到没,钱都去哪了?楼市还是那个蓄水池。易纲说利率水平适中,但结构上,对房地产而言,可能就不太适中了。3月22日,央行公布最新的LPR数据,结果显示连续11个月纹丝未动。LPR是没动,但和LPR相关的房贷利率却是已经连续上调了3个月。楼市调控不断,经营贷各种严查,政策调控自带的加息效果越来越显现。整体性没加息,但结构性加息,其实早就开始了!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该如何应对极端变化?又该如何抓住机遇?答案尽在《檀谈之牛熊交易所》总策划/总监制/主讲人:叶檀点击下方卡片,马上报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3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