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密码世界各文明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哪些

这个话题挺大的,怎么说呢?这也是一个让几乎所有人经常忽略的问题。要知道在世界外交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外交议题就事论事,尽量避免谈论对方的文化和传统,尤其是要避免谈论对方的文明和宗教,还有社会习俗,因为这些东西互相之间很不相同,一个文明引以为傲的传统有可能在另一个文明的人看来不可理解,因此为了避免争端,大家各让一步,有默契地避免这个话题,而仅仅谈论具体的利益和是非问题。

但是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在避免了某些大规模冲突的同时也让潜在的并且持续不断的冲突无法化解,因为根本就不谈论这个问题,而很多事情,表面上是利益之争,其实内在有着更深层的认同逻辑,这个世界早晚要把这些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谈论,因为那是人类骨子里的东西,无法改变。

如果以利益视角来解读这个世界,就会得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结论。此话固然不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国家之间共同利益多而冲突较少,有的国家却恰好相反。因此有些国家成为了长期的盟友,即使有利益冲突也力争在内部化解,有的国家之间却你死我活,互不相让,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以利益视角来解读就会产生偏差,何况这个世界上也发生过抛弃更大的利益而援助一些盟友的事情,比如苏联对亚非拉的援助在很大程度上拖垮了苏联自身的经济,纳粹德国对日本的援助甚至达到了连核原料都送的地步,而两者的结盟在战略上十分不理智,所以这些现象是无法用利益二字来解读的。

文明与文化是指导人类行为逻辑的内在核心,超越了一般利益

那么此时,如果使用文化或者文明的视角来观察,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实际上,把这个世界归结为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争斗或者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争斗都是不客观的,因为有时是利益大于意识形态,有时是意识形态大于利益,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两个拥有共同的文明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更可能产生相同或类似的意识形态,也就更可能会有一致的利益取向,这一点是没错的。

如果观察历史,会发现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战国七雄之间的争斗极其惨烈,但是各国遇到匈奴人,还是会不遗余力地打击,并没有发生哪个国家引匈奴入寇征服冠带七国的事情。这就是文化的认同所产生的作用,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也并没有说,诸如赵国或者秦国这些北方的列国如果引匈奴人进入中原,只要愿意学习匈奴文化就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进行引狼入室的举动。申国引犬戎倒是一个例子,但是毕竟没有成为主流,各国北伐和抵御匈奴、征剿内地的各种杂居的夷狄的例子很多,但是引狼入室的例子只有这一个,就能说明问题:文化的认同在很多时候,要大于利益的争执。而且拥有共同文化,往往会拥有共同的利益。

那么在外国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比如说英法两国曾经是世仇,而在面对德国人时他们联合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德国在20世纪,推行“德意志特殊道路”,以反西方为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两国历史上的利益纠葛就不算什么了,面对德国人的威胁,英国人和法国人联合起来,背后的根源就是共同的西方文明认同在起作用。

西方的文明认同,包含各个方面。那么德国作为一个理论上应该是西方的国家,为什么会产生反西方的东西呢?这也是文化在起作用。德国文化严格来讲,是在二战后才被改造而后才加入西方的,之前德国其实不是西方的成员。

西方文明的认同标准大致包括来自古地中海文明的古典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政教分离原则、法制、社会多元主义、民主制度、个人主义和现代民族主义等等。在这九条认同标准中,德国至少缺后面五条,它不是多元主义的,也没有民主传统,而且奉行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的标准也是血缘性的而不是公民性的,它在文化上其实更接近东方的各种陆地专制国家。

二战前的德国在很大程度上背离西方,因为其地缘文化结构与典型的西方国家不同

这样的一个西方文明的认同标准有些抽象,如果以非西方文明的视角来观察西方人,他们的特征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是白人。这一点很重要。并非所有的白种人都是西方人,但是西方人一定是白人。至于少数族裔,一来数量有限,二来白人也并不真正认同他们。

其次,他们是海洋国家。而德国就是陆地国家。也就是说,西方人的其中一条重要特征是他们是海洋文明,对于海洋的文化天然亲近,这包括地中海西部的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也包括北欧的那些维京海盗的国家,同样也包括大西洋岛国英国和英国的移民构成的国家,也包括境内全是低地,出了门就是海水的荷兰等国。而德国在二战中连航空母舰都造不出来,奥地利更是成为了一个内陆国。

然后,他们带有浓厚的游牧传统。只不过它们的游牧是海洋游牧民族,你到英国、爱尔兰这些国家,会发现它们的可耕地很少,农民即使在圈地运动之前,也只有20%多一点儿,因此它们缺乏农业传统,而倾向于航海获取物资。

最后,它们是商业民族。重商主义是其传统,甚至有些重商抑农,与我国恰好相反。

这样,西方人就是一种海洋游牧民族,重视商业,扩张性强,且内部具有排他性。

所以,跨北大西洋关系就是西方人中最重要的关系,这就是基于对文明的认同政治,而不是基于对共同利益和目的的共识政治。所谓的认同政治就是他们都是白人、都喜欢海洋文化,都喜欢经商,都喜欢民主和小国寡民,这样他们就联合起来。所谓的共识政治呢,就是说我们现在有共同的敌人,于是丘吉尔就讲为了打败希特勒,他宁愿与魔鬼合作,于是西方人与苏联合作,那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互相之间没有认同基础,不是一家人,注定不能长久合作。

冷战就具有深刻的文明认同内涵

为什么日本可以复制西方人的东西,成为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它在其文明内核上与英国就有类似之处,它是岛国,地方小,人口也有限,它在历史上发展出了类似西欧的封建主义,商业虽然不发达,但比中国要灵活,所以它在受到西方冲击之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自身,以一种列强的姿态加入西方的俱乐部。

但是日本的封建主义毕竟不是西欧自己的封建主义,日本在海洋性、商业性方面都大大低于西方,所以进入了西方圈子的日本始终像个局外人,最终与西方起冲突并被西方彻底制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观察冷战,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美国及其盟国大多是海洋性和游牧性的国家,而苏联及其盟国则大多是陆地性和农耕性的国家。也就是所谓的陆权与海权之争。

陆权论提出之初,麦金德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如果德国或者俄国这两个陆权大国其中一国控制另一国,或者是德俄联盟,就会对大英帝国及其代表的西方文明产生极大的威胁,那样一来,西方文明的地盘就会形同孤岛,德俄合力控制亚欧大陆,西方就会被彻底边缘化。因此他主张寻找对策,遏制陆权帝国。

而德国和俄国的思路肯定是相反的,它们都要控制对方然后征服亚欧大陆,孤立西方,这是它们的目的。而德俄之所以没有形成联盟,而是互相大打出手,这就是德国自身的矛盾性所导致的。德国面对西方时,具有太多的东方性质和陆权性质,而面对俄国和东方时,又显得太过西方,所以它成了被东西方合力打击的对象。而之后的苏联征服了德国东部那些东方性质强的地方,基本完成了麦金德在陆权论中提到的布局。

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冷战是非此即彼的,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在西方人看来,东方人极权专制,天生带有落后性质,而在东方人看来,西方人侵略扩张,暴力好战,荒淫无耻,是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罪魁祸首,这其实带有深刻的文明烙印。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是民主的、自由的、先进的,同时也是好战的、侵略的、暴力的;东方则是极权的、专制的、落后的,同时也是和平的、温和的、积极的,各自站队的国家其实在选择二者其中之一的时候,其内在国情就已经决定了其会怎样站队。

苏联在战后控制了所有的斯拉夫国家,这些国家都被苏联以各种形式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包括南斯拉夫。而斯拉夫人之所以产生反西方的认同,这要从历史上的他们的文化说起。

斯拉夫人虽是白人,但与西方缺少共同历史,长期受到西方与中东的联合奴役,这是冷战的内在根源

斯拉夫人在历史上,在文明建设方面,他们是比较落后的。地缘的割裂导致了他们不能依据语言、宗教甚至是生活传统来进行认同。但是斯拉夫之所以还是成为了一个大型的民族和语言的代名词,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出身所导致的。

而斯拉夫人是什么出身呢?斯拉夫这一词汇的来源,在英语中意为“奴隶”。他们在古罗马时期就被罗马人和阿拉伯人卖为奴隶,因此这一称呼原本是西方人对他们贩卖自东欧的奴隶的称呼。后来这些奴隶群体为了自强,把这个称呼作为自身的名字,并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勇敢。这就是斯拉夫民族的来源。也就是说,它是位于中东欧的各种不同源的白人奴隶的集合体,是对西方压迫的仇恨塑造了斯拉夫民族。

白人是分等级制的,不同的白人地位也不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地位最高,其他的依次下降。而斯拉夫人在白种人中的地位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呢?不一定有印度高种姓的人高。印度作为一个南亚大国,它还可以有骑墙的选择,有不少时候西方人还会有求于它,而且对于种姓制度的等级制,对于这种种族主义性质的等级制,西方人还很欣赏,所以也乐于承认梵语和英语的亲缘关系,认同印度人至少是高种姓人是白种人。

而中东,确切说是近东,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又掌握着能源和交通命脉,历史上也是海洋性的商业国家,大家一起做过奴隶贸易的,虽然冲突很多,但总也要给个面子。你会发现许多西方人夸赞亚洲人的著作,不要误解,那些西方人口中的“亚洲人”,几乎全是阿拉伯人,最多提一提印度,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这是西方人的口语习惯。

至于拉美,至少拉美的土生白人也是大奴隶主出身,虽然穷一点,但也好歹是西欧的后裔,也是一样的天主教文化。

但是斯拉夫人非常尴尬,他们位于寒冷而偏远的欧亚北部,临近西伯利亚,没有国家组织,文化落后,是比条顿人还要野蛮的蛮族,被西方人卖为奴隶,西方人还要说他们野蛮。

但是在斯拉夫人看来,你这是种族压迫,西方人的行为是不是也太丑恶了?斯拉夫人在历史上想加入西方的有,想对抗西方的也有,最终在冷战中他们集合起来,在苏维埃的大旗下向西方说“不”。

苏联得到了许多亚非拉第三世界的民族的支持,因为他们饱受西方的压迫和歧视。但是这些事情并非没有规律,仔细观察冷战历史,你会发现苏联及其盟友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农业定居的地区,而且都是陆权国家。

东欧与其亚非拉盟友的共同特点是,这是一些贫穷的农业国,并长期饱受西方压迫

苏联的阵营包括所有的斯拉夫国家,以及欧洲东半部的受到斯拉夫影响的国家,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东德和芬兰。还包括除了日韩之外的东亚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印度是其合作者,在较小的程度上年后合作者还包括伊朗。

在亚欧大陆之外,还包括寻求独立的黑非洲国家,它们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还有古巴以及几个拉美左翼政权和不少游击队,这些拉美人与苏联建立了合作关系,东方阵营在日本和德国的影响都要大于在其他的西方国家。

这样,苏联的阵营就包括了所有的东欧国家、以及位于东亚、南亚和中亚的文明古国,还有亚非拉的广大民众。这些国家和民族具有什么共同点呢?

东欧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粮带,而且俄国人传统上甚至仇视商业。其他的亚洲文明,除了较小程度上的伊朗以外,都是农耕国家,包括那些东南亚的国家。它们都是定居的农耕文明,都是陆地性质的国家。伊朗也是半农半牧性质的国家,且农耕性质大于游牧性质,所以伊朗与美国的合作远没有沙特与美国的合作的根基深厚,很大程度上是伊朗国王的个人喜好,没有民意支持,而沙特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持续至今。

亚非拉地区毫无疑问支持苏联的也都是一些穷国,在这样的一个视角中,不妨把它概括为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对立。这是冷战的一个内在逻辑。

这些苏联的盟国我们看看都是什么种族,伊朗,它不是正式盟国,但是后来有合作,而且伊朗加入东方阵营至今。它是白种人的异类,信奉的宗教叫拜火教,这种宗教是一种与印度更接近而不是与闪族更接近的宗教。什叶派实际上是一种使用伊斯兰名词的拜火教。

印度,这个国家骑墙,但是与俄罗斯的关系更密切。它是农业文明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它的白种人性质是非常可疑的,印度人明显带有浓厚的有色人种的成分,而且黄棕黑都有。

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都是黄种人的农业国家。拉美则带有很重的印第安性质,有色人种的成分很大。在拉美,凡是支持美国的,往往都是西班牙白人占主导的势力,而支持苏联的恰恰相反,其印第安人和黑人成分往往突出。像海地和阿根廷的对比尤为明显。黑非洲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苏联的阵营就是下等白人和有色人种的结合体,这些民族建立的都是侵略性低或者相对较低的农业文明和陆权国家。

而西方的阵营呢?第三世界的人口很多,亚洲文明古国和拉美、黑非洲人加起来,有统计显示为全球人口80%以上,即使剔除那些本来不应该纳入第三世界的产油国和地中海国家,应该也相差无几。很明显,这些国家大多农业发达,养活的人口很多,具有人口优势,而科技也落后,人口优势被技术优势所抵消。

西方与其盟友则是一些海洋商业文明的国家,图为罗斯福会见沙特国王,奠定了二者长期合作的基础

西方的阵营在人口上其实不多,也就是20%,其中一多半来自西欧北美的白人世界,包括西德。西德与东德的不同之处就是西德是莱茵河商业城邦联盟的继承人,而东德是普鲁士容克地主的地盘,虽然清算了地主,但是农业性质依然突出。

一少半来自阿拉伯世界和土耳其、以色列等国,这些闪族或者闪族成分重的国家。这些国家众所周知气候环境恶劣,农业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而工业化水平也大多较低,它们的人口其实不多,比欧美还要少,但是非常擅长扩张势力。它们主要是依靠发达的商业吃饭。

另外还有几个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国家。比如日韩和新加坡。然后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少数反动上层,多为白种人控制。

这就是西方精英阶层所谓的20对80的来历。西方人历来是这种思维,自己永远是少数,但他们认为少数人往往是正确的。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并不是说发达国家,苏联按理说也是一个发达国家,实力很强,但是它反西方。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这是一些海洋商业国家,而且祖上都是游牧民族,不同的也就是西方人是海洋游牧,闪族人是沙漠游牧,土耳其人是草原游牧,日韩据称也自认为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后裔。

就是比如阿拉伯的沙特等国,它们工业不发达,也不能算是发达国家,至少冷战时期不能算是,但是它们是商业国家,商人的共同性质使他们为了共同利益与西方人站在一起。而他们为什么会和西方人有共同利益呢?这就涉及到上文中的话题,类似的文化内核总是让人产生取向一致的利益。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人口少,除了日韩这些香蕉人人口密度较大之外,真正的西方白人其实不多,现在也就是2亿南欧拉丁人加上包括东德在内的1.5亿北欧人,盎撒五国的所有白人加在一起也就3.5亿人,再加上希腊,欧美系白人一共7亿多人。

闪族人的人口其实更少,别看他们生育率高,其实人口基数低,因为沙漠气候实在养不了这么多人口。阿拉伯世界一共满打满算现在也就5亿人口,土耳其,当然它不是闪族,但是受闪族影响是肯定的。8千万人,再加上以色列,一共不到6亿。比欧美人还少。

在拉美还有大约2-3亿西班牙白人,这些人祖上是欧美和阿拉伯的混血儿。

再加上各国的某些上层,狭义的白人也就是16亿人,加上一两亿香蕉人,现在全球78亿人口,这些人能占多少呢?23%,应该还有高估。

冷战的背后是长期的奴隶贸易,图为欧洲人雇佣阿拉伯人抓捕黑奴倒卖给美洲殖民者

在当时,也就是这20%的人口取得了冷战的胜利。它们是商业文明,很多国人不理解为什么西方总站在闪米特人一边打击斯拉夫人?不应该是斯拉夫人金发碧眼更容易被西方人认可吗?但是恰恰相反,斯拉夫人是欧洲人和闪族人共用的奴隶,这是斯拉夫人不堪回首的历史,现在的地下人口贩卖,其流向也是从东欧和亚非拉地区流向欧美和中东,历史还是历史,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根源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影响西方人行为逻辑的内在基因密码:商业与游牧。阿拉伯人有着发达的商业传统和网络,非常符合西方人的利益,而且工业水平低,也没有威胁到西方人的根本。人口增长率即使比西方人高,到现在人数也没有超过西方人,而且生育率近年来已经掉下来了。再说他们没有发达的工业,光靠人口的话,亚非拉80%的人口西方人都不怕,还怕他们?

但是斯拉夫人不同。为什么我国具有深厚的东欧情结?因为东欧和亚洲的遭遇相似,历史传统也相似,没有别的原因,都是内陆国家,天然具有亲近性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这是不可改变的,骨子里的东西。

东欧人、东亚人、中亚人、印度人、拉美混血人、黑人、印第安人和各种有色人种土著,都认为西方人侵略好战,傲慢无礼,荒淫无耻,其农业传统对西方人唯利是图的商业文化带有天然的反感,而西方人也反感这些骨子里保守甚至有些虚弱的农业民族。

阿拉伯人曾经也在两者之间骑墙,但是近年来的发展表明,他们最终成为了西方的势力范围,而且历史也显示,其与西方冲突虽多,但面对东方人时,总是合作大于冲突。

为什么工业化的苏联败给了没有工业化的圣战组织呢?就是因为苏联的工业化底子是农业,它是通过把很多负担分派给农民来集中计划完成工业生产的,这样的工业化虽然可以钢铁洪流,但并不产生经济效益。而阿拉伯人虽然工业水平低,但底子是商业文明,商业头脑让他们建立了各种跨国组织网络,在西方人的支持下组织运行能力强且灵活,最终击败了强大但僵硬的苏联。

冷战结束了,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合作战胜了农业文明和由农业文明发展而来的农工业文明,要说苏联败在哪儿,有一个原因是,农工业文明的农业底子败给了工商业文明的商业底子,所以工业化不代表万事大吉,还得有商业思维才能成功,不然身子工业化了,头脑还是农民那一套,运行怎么可能灵活,怎么可能跟得上形势?

而这也是苏联及所有东方阵营国家的天然弊端,陆权国家怎么可能大规模发展对外贸易?出海口都找不到。

东方的陆权国家发展工商业先天不足,封闭落后成为了固有印象,根源就是农业面对工商业的天然劣势

所以就形成了西方开放自由但也侵略好战的印象,也形成了东方温和内敛但也封闭落后的印象,因为这是地缘环境造成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形成的。这也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密码。

西方人总是以更少的人口和更大的技术优势的面貌来出现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而东方人总是拥有更多的人口和更低的技术,在这场持续数千年的博弈中,要么西方以强大的征服者和暴戾的侵略者的形象征服东方,要么东方依靠更多的人口和更优秀的谋略来成功抵抗西方,西方总是处于进攻的状态,而东方总是防守的,进攻一方的失败是撤退,防守一方的失败就是亡国,进攻的胜利则意味着殖民掠夺,防守的胜利则仅仅意味着侵略者回老家,而且进攻方总是以更少的损失和更大的技术投入来达到目的,而防守方则需要更大的人口牺牲和更优秀的谋略才能达到目的。数千年来,这一范式从来没有改变。

西方胜利的例子比如殖民美洲,印第安人战争,比如希波战争,比如亚历山大东征,西方失败的例子则比如郑成功收复台湾,比如越战,再比如镇南关大捷。西方的失败也就是东方的胜利。反之亦然。

或者也可以概括成地中海文明与亚非拉文明的较量,而苏联虽然出身地中海,毕竟不被接受,算是个白人的异类。这样的二元现象存在于诸如陆权与海权、东方与西方、白人与有色人种、地中海与亚非拉、世俗文明与宗教文明甚至一神教与多神教,当然还有农耕与游牧、农业与商业,这些元素的背后都具有文化认同的力量。

一个认同西方的人他会同时接受商业文明的逻辑,他会喜欢游牧民族,会喜欢海权,会喜欢一神教,而认同东方的人会同时接受农业文明的逻辑,会喜欢陆权,会喜欢农耕文化,会喜欢世俗化的民间信仰,所以这是有内在逻辑的。从宗教看上也一样,一神教传统浓厚的地方都是西方的势力范围,一神教传统薄弱,多神教成分重或者干脆就是多神教的地方,看看与苏联的势力范围类似不类似呢?

内在的文化影响有时很匪夷所思,图为西方歌颂中东杀手的电影,注意其中东长袍和盖头,原型为中东刺客兄弟会

因此这就是文化对于历史的神奇影响。这个过程目前还没有结束,你仍然可以看到各国基于这些内在逻辑来考量自己的利益。如果沙特与美国合作对抗俄国和伊朗,那么不用奇怪,因为它们的逻辑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合作对抗北方萨满崇拜者和亚洲的拜火教专制帝国,而东正教和什叶派只是俄伊两国不得不披上的一层皮而已,骨子里的东西,与地中海文明相去甚远。即使它们现在的文化理论上各自更类似西方和阿拉伯,但我们看到并没有出现民粹主义期待的美俄合作对抗伊斯兰世界,也没有出现原教旨主义期待的伊斯兰世界对抗美俄,那是因为即使两国接受了部分外来宗教,其骨子里的文明内核依然是俄伊两国相近而与西方阿拉伯相去甚远,而地中海周边却带有更类似的文化基因,这就是原因。看问题尤其是文化上的问题不能光看表面,理论上日本还更接近中国但是其骨子里其实很接近西方,它就会做出与它的外表不一致的行为,那是因为你没有发现它骨子里的东西,俄国之于欧洲,伊朗之于中东就如同日本之于东亚,而现在恰好是俄伊亲近中国,日本亲近西方,这一点儿都不意外。因为那是从地理特征和据此形成的文化特征上就已经决定了的。大体上东方背靠欧亚大陆,而西方及其盟友都临近海洋。也就是所谓的“边缘地带理论”,这就是西方对抗陆权的理论依据。在所谓的“基督教分布图和伊斯兰分布图”之外,还有内在的地图,那才是真正的文化版图。

要说二者谁更优秀,这里无意评价。总之,很多内在的事情,是需要进行长期观察才可以认识的。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不会改变,在未来,这些事情还会依据它们各自的内在核心而继续进行下去。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

蓝海动能,会经常与大家分享中外历史知识,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8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