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多安这招高明,挖了西方墙角,与中国达
如果说欧洲地区有什么影响力最大的盛会,想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G7峰会,这场峰会可以说是当前全球局势中非常重要代表性会议,然而令很多人没想到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却在临行前挖了西方的“墙角”。
埃尔多安与中国达成“历史性”协议据《界面新闻》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中国达成了“历史性”协议,将原本的24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拉高了36亿美元,也就是总计60亿美元的互换协议。这也就意味着在与中国的交易中,土耳其能够进一步将美元剔除出市场,改用自己的货币来进行结算。不得不说,埃尔多安这招属实高明,不仅将G7的一些后续所谓政策变动提前做了准备,更是提前挖了西方的墙角。
货币互换协议扩大报道指出,中国与土耳其从年起就已经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此后陆陆续续签署了相关协议,让人民币可以与土耳其货币互通,但很显然,这几年的成果显然没有埃尔多安表示的36亿来的大。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去年土耳其外汇储备暴跌75%,引发了国内部分人的担忧,这显然说明了土耳其的这一举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缓解国内货币问题,降低美元的影响。
挖西方墙脚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这之后,G7会议明确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部分国家试图将整个欧洲绑在自己霸权的战车上,但很显然,埃尔多安已经用行动证明了,G7的声明看上去不错,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一条心,这其中的博弈明显会使得其自身先内讧。
而且从经济角度考虑,中国与欧洲的经济合作相当密切,尽管此前中欧投资协定因为欧盟内部矛盾被叫停,但依旧有以默克尔为首的一批领导人认为应当扩大与中国的合作,现在G7从政治领域横插一脚,欧洲的合作意向可能会进一步受阻,这就给了埃尔多安挖墙角的机会。对于他自己来说,土耳其有了更多与中国贸易的机会,等于说有了将原本属于欧盟的市场拿过来一部分的可能,这种做法不可为不高明。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这也等于是给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一个提醒。
货币互换意味着什么?这里需要知道的是,货币互换协议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汇率计算交换两国的货币,使得公司和企业可以越过美元直接使用各自的货币来进行交易,这样就避免了在进行国际贸易使用美元的时候给美国“缴税”。
而从更深远的角度说,如果更多的国家在贸易中脱离了美元,直接采用本国货币来进行交易,这就意味着美元的霸权地位在不断衰退,以美元为核心国际货币体系也可能会随之崩塌,再严重一些那就是美元霸权将不复存在。
当然,因为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关系匪浅,所以,以上只是一个短期内不太可能的设想,但毫无疑问,和中国拓宽货币互换协议的埃尔多安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反过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人民币走向国际有着非常直接的好处。
俄罗斯的去美元化另外,谈到北约就不能不说俄罗斯,作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劲敌”,俄罗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不断“去美元化”,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来自美国制裁的压力,同时更是为了能够构建一个全新的国际支付体系。
《环球时报》报道称,俄罗斯外长此前明确表示,将会尽全力放弃由西方各国主导的SWIFT系统,同时也需要在其他国家的配合下逐步采用本国或者非美元货币来进行结算。很显然,埃尔多安虽然没有对西方主导下的系统有所表示,但行动已经向着俄罗斯的“去美元化”靠拢。
去美元化势在必行就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超发的美元正在对全球经济局势形成相当大的威胁,不仅是通货膨胀,大宗商品的涨价一定程度上有大量投机资本的加入,这很可能会导致很多国家未来的资源匮乏,从而影响全球贸易体系,由此出现的经济甚至是社会危机就更不好揣测了。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去美元化几乎是势在必行,这其实也不单单是美元本身的问题,也是全球各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摆脱美元体系的想法,毕竟几乎没人希望将全球的经济都寄托在一个没有任何实际实物价值,只要不断印钞就可以拿来用的货币身上。
很显然,埃尔多安挖墙脚的行为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各国想要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进一步发展,那么长期看就有与中国构建贸易关系的必要,即便G7会议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所谓声明,但从经济和长期的社会稳定角度考虑,政治行为总归是徒劳的,务实的收益才是各国追求的目标,希望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的协议也能成为“历史性”的一个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