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德与南德的差异有多大分别在什么方面各自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不过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我们知道德国这个国家非常发达,非常优秀,但也有二战这样的黑历史。为什么优秀的德国人在之前的两千年历史中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比英美那些种族灭绝的行为温和多了,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干出了那些过格的行为?战后各国包括德国人自己都在努力研究,但却没有定论。其实这应该从德国自身的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谈。
那么为什么要说北德意志与南德意志的差异问题呢?因为本来没问题的德国人后来一度产生了问题,这个问题的源头,就在南北德的差异上。我们下面一一来谈。
一般人都知道东德和西德,但是如果不对德国历史产生更详细的了解,对南北德的概念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在冷战之前的历史上,其实东西德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德意志内部的差异就是南北差异,也就是南德意志和北德意志。
北德意志与南德意志,德国历史的真正脉略北德与南德的差异是一个玩梗的好话题,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还是德国的地理态势导致的。德国北部是中欧平原,南部是山地,因此的德意志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北德意志的低地德语和南德意志的高地德语,有点儿像咱们国家的南北方言差异,像意大利、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南北差异。
要说南北德的分界线在哪儿,抛开那些石勒苏益格以南都是南方的玩笑话,真的找一个分界线其实不难,基本上就在山地和平原的分界线上。
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莱茵兰-普法尔茨、萨尔、黑森、图林根和萨克森是南德意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勃兰登堡、下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北莱茵-威斯特法伦、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以及柏林、汉堡和不莱梅三个城市州属于北方,双方在面积和人口方面大致相仿。
南德面积约18.44万平方公里,北德面积稍小,约17.26万平方公里,北德人口约万,南德人口也相差无几,但是在历史上北德的面积要大于南德,因为普鲁士的面积很大,加上它和其他丧失的领土,北德的面积要达到34.2万平方公里,而南德加上奥地利和阿尔萨斯洛林,甚至再加上卢森堡,也不过28.6万平方公里,而现在普鲁士只剩下残存在勃兰登堡境内的一些原飞地作为德国的组成部分留在德国版图内。
德国北部主要是平原,南部是山地,方言也不同南德和北德方言不同,宗教也不一样。南德更多的人信奉天主教,文化上更加精致,也比较接地气,而北德作为后起的工业地带,再加上容克地主浓重的农业地主残留,文化上相对粗糙,除了西北部天主教人口多并且经济较发达之外,北德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程度高但是经济繁荣水平较低,这一点有点儿类似苏联,长枪大剑但是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而宗教上也是新教占主导。
我们都知道德国打两次世界大战一般清算的时候都说是普鲁士的问题,甚至德国人自己也说,普鲁士人最初是和斯拉夫人更接近的波罗的海人,被条顿骑士团征服以后才成了德国人,把他们那套粗鲁的军国主义体制强加到德国人头上,所以才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这话固然有道理,但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再说了,普鲁士立国几百年了,怎么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普鲁士虽然军国主义,但是军人是非常讲究实际利益的,没把握的仗不会打,怎么弄成挑战全世界?以前的普鲁士怎么不这样?
因此这就要看看德国在年统一以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理性的普鲁士不理性了。
要知道,军国主义问题虽多,但是枪只是个工具,要看拿着它的人水平如何。平心而论,德国统一之前的普鲁士领导人一直到俾斯麦,水平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德意志民族在世界上受到尊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不是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民族的前途会非常美好。
但是可惜的是自年以后德国就像一艘失控了的军舰一样到处乱撞,有人把责任推给威廉二世,认为这个莽夫毁了一切。但是要知道德国皇帝毕竟是个立宪君主,手里虽然有权力但是也没有像秦始皇的权力那么大,他是要依靠民意的,那么到底是哪些人在鼓动他干这些鲁莽的事情呢?
我们不妨把目光往南放一放,看一看一直对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心怀芥蒂的南德意志各邦,尤其是巴伐利亚,看看他们的态度。
宗教文化也有差异,北德以新教为主,南德天主教更多巴伐利亚人多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强,而且是内陆国,工业不如北方和西部发达,农业成分重,小农思维、小市民思维盛行,而且比较保守,传统观念重,这样的一个地方开放程度和发展程度,至少是在那个年代,它不如北方发达,也不如北方的工业化程度高,当然战斗力也比较低。
但是这样的地方,小市民思维,小资产阶级思维,它会导致什么?民粹主义比较盛行。
民粹主义往往产生在什么地方?有一定的钱、有一定的生活水平质量的保障,但是低不成高不就,上面有容克地主和大工业家,柏林的北方政府在头上压着,下面有更穷和更弱势的群体可以显摆一下虚荣心理,这样的地方往往心理不平衡的人产生得更多,就是说它这种类型的地方,往往更渴望像是超级大国梦一样的心理,渴望这种梦想,以此来向北方的工业政府证明自己。看着普鲁士人整天舞刀弄枪的,巴伐利亚人心里就觉得,你不是很厉害吗?把法国打败了我们跟你一起统一,结果你不地道啊,你怎么不继续打,我们都想继续打,把法国彻底打败,割下更多的地盘来,我们要做世界大国啊。
我们在欧洲大陆的地盘太小了,而且四面都是强国。普鲁士的军队这么厉害,再加上我们,为什么不再打一仗?而且最不地道的是,你把我们的大哥奥地利踢出去干什么?奥地利不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员吗?我们跟着奥地利的时候日子比现在舒服多了,所以要把奥地利合并过来,组成一个大德意志。
就是说它本来就对普鲁士有意见,甚至有独立倾向,不想跟着普鲁士混了,转念一想,普鲁士这个德意志好歹也是德意志,虽然普鲁士领导着好像不怎么样,但是对德意志巴伐利亚人还是认同的,只不过更认同奥地利当老大。他们就想着要是能把奥地利合并,然后在奥地利的指导下指挥着普鲁士这支枪,我们去征战全世界,这该是多么有威严的事情啊!
以巴伐利亚王国为代表的南德意志各邦亲近奥地利,对普鲁士一直有意见平心而论,有个大国的理想这很正常,但是南德意志人比较民粹,不知道节制,而且国境线外就紧贴着还有一个奥地利,这个地方的问题更大。
奥地利的历史不应该和德国分开,奥地利人就是德意志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长期是德意志的皇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后来证明哈布斯堡王朝没有实权或者说不给哈布斯堡王朝实权是正确的,奥地利人的民风导致了他们一旦在德国得势,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在一战之前的那二十多年里,奥匈帝国不断给德国吹耳边风,与德国越走越近,把自己和德国牢牢地绑在一起,事实证明普奥战争的有限冲突并没有影响它们之间的兄弟情谊。
可是奥地利这个大哥也太坑人了,有多坑人呢?举个例子,比如在保险条约,俾斯麦想维护和俄国的关系,结果奥地利不断地使绊子,就是因为它想往巴尔干扩张,就要遏制俄国,而德国只能二选一,结果德国选择了老兄弟,而放弃了和俄国联盟制霸世界的机会。
在德俄联盟破产的时候,战争就不可能再会对德国有利,注定了这场战争不能打,但是之后的奥地利不断地在巴尔干等地挑起冲突,它虽然不搞殖民地,但是扩张的地盘全是在欧洲大陆上,每割让一寸土地都会导致欧洲内部极为激烈的冲突,德国一方面为了维护奥地利的这些利益,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巴伐利亚人建立世界帝国的要求,四处出击,到处乱撞,一面还想扩张一些地盘,一面还不想得罪任何人,最后就像一个谁都不想得罪而因为缺乏原则最后谁都得罪了的老好人一样,把自己弄到极其孤立的地步,最后环顾四周,能和它站在一起的,除了奥匈帝国,也就只剩下那个老汉拼命的奥斯曼土耳其了。
奥地利则民粹主义盛行,以昏聩无能著称,图为老迈昏庸的奥匈帝国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战争前几年,欧洲各国实际上已经是武装下的和平,威廉二世追求世界帝国,与巴伐利亚人和南方的天主教徒走得更近,而不像俾斯麦一样提防着南德意志。战前最显著的危机爆发点,就是摩洛哥。
摩洛哥危机一共产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年~年,在年签订的英法协定中,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年2月,法国要求摩洛哥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立即进行抗衡,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两国剑拔弩张。
英国出面召集西方列强开会解决争端,结果会上只有奥匈帝国支持德国,由于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
当时参加会议的有英、德、法、美、西、意、奥、俄、荷、比、葡、瑞典和摩洛哥13国代表,具体细节限于篇幅就不谈了,总之就是德国的意思是摩洛哥是德国的地盘,虽然名义上是保证摩洛哥独立并且各国在摩洛哥平等,法国的意思是摩洛哥是法国的地盘,摩洛哥本国并没有能力决定什么,但是其他各国都支持法国,只有奥地利支持德国,德国陷于孤立。
其实西方各国都在扩张,它们之间的谈判也不计其数了,但是这样的一边倒还很少见,德国没有反思到底是为什么,反而更加暴怒地在短短几年后就挑起了第二次危机。
年摩洛哥爆发起义,德国乘机向法国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领土给德国作为补偿。然后在7月1日,又借口保护德国商人的生命财产,派遣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阿加迪尔,德国的行动震惊了世界。
双方再次进行谈判,这个时候奥匈帝国又非常尴尬地支持了德国,和上次的结果一样。其实发现了没有?如果没有奥匈帝国德国大概率就不会这样干,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本来进行地很好,就这么被南德意志人和奥地利人给用嘴炮破坏掉了。
被奥地利绑架外交政策导致德国极度孤立,并最终引发世界大战按理说南德意志人畜无害,战斗力又不高,德国的行为应该归咎于普鲁士,但是这一点解释不了为什么之前的普鲁士不这样?统一之后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呢?
二战的起因其实更露骨,现在德国被全世界清算,所有的游戏几乎都使用二战德国作为反派,包括德国人自己,一个辉煌了两千年的国家混成这样居然全世界找不到原因,其实说白了就是被奥地利人当枪使了。
一战之后中东欧经济和社会全面崩溃,各种极端怪异的思潮在当地崛起,而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因为其特殊的地缘和文化背景,首当其冲。
当时的维也纳充满了各种街头暴力,无法控制,各种极端主义者在街头互相大打出手,极端排外并且杀气腾腾的思想充斥了这个中欧名城的街头,这个时候他们中间的极品,那个奥地利的落魄画家登场了。
他把在奥地利学到的街头暴力和煽动演说带到了德国,其实德国是没有这个传统的,南德意志可能民粹重一些,但是和奥地利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这样的暴力煽动行为让德国人逆三观的同时也感到大开眼界,当时的德国并没有关于这种东西的任何经验,希特勒说得很好听,德国人根本不知道支持他意味着什么。
希特勒带着他在奥地利和巴伐利亚起源的政党在德国到处煽动仇恨,结果影响力越来越大,容克贵族被迫妥协,开启了这个潘多拉魔盒。
二战的德国符合巴伐利亚人的梦想,让奥地利人指导着普鲁士这条枪去征战世界,无论普鲁士主观上有多大的意愿,它都必须这么干。
后来的容克军官团发动政变想拿下希特勒,但是他们忘了一点,现在的德国军队都是希特勒用冲锋队训练出来的,冲锋队清洗掉了罗姆之后干什么去了?成为了一个新兵训练地,德国军队的新兵先到冲锋队去接受思想改造,所谓的纳粹主义改造其实根本不是军国主义思想,而是奥地利的极端民粹主义思想,使用奥地利的思想来改造德国军队,这个时候的容克军官发现自己被冲锋队的队员包围,政变没有人支持,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普鲁士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奥地利的枪和背锅侠,成功了是奥地利元首的伟大领导的功劳,失败了全部推给普鲁士的那帮“粗鲁”的军官,积极主张德奥合并发动世界大战的奥地利成了受害国和永久中立国,说的是堂皇轻松,推的是一干二净。
纳粹的真正起源在奥地利和南德,希特勒是奥地利人,图为奥地利人热烈欢迎纳粹入驻维也纳搞了七十多年的研究,其实还不如网络上的一些梗能说明问题,比如巴伐利亚是坑德专业户,奥地利更是专坑德国几百年,一战是奥匈帝国首先宣战,原因也是它挑起了巴尔干冲突,二战的发动者干脆就是奥地利人。
而且北德意志人打世界大战不会丢首都,南德意志人会。因为南德意志比北德意志战斗力低,没有别的原因,它文化上接近拉丁文化,也就是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声色犬马,战斗力不可能很高。
但是和法国、意大利不同的是,奥地利那个尴尬的向东的突出部,又使它会接受很多来自东欧和巴尔干的东西,尤其是巴尔干。那个地方的小国家,都是什么特征呢?一个个弹丸小国,一言不合就开战,没有什么正常国家。俾斯麦就曾经说过,像保加利亚这样的蕞尔小国,那时候保加利亚也就现在一半大,实在不值得全欧洲去为了它打一场大战。他说我们有时候才会发现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其实何以至此。
所以奥地利就是没有那个本事又要揽那个瓷器活,它接受了太多的东欧民粹主义,又像南欧人一样缺乏战斗力。而有战斗力的北德人、普鲁士人,战略思维很理性,没有利益和把握的仗不会随便打。
当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被奥地利的民粹主义挟持、洗脑,就会导致世界大战这样的事情。你要说谁的责任更大呢?其实是奥地利人责任更大,然后是巴伐利亚,最后才到普鲁士。至于其他的德意志各邦,人家也就是碰上这样的倒霉亲戚了。
就相当于什么呢?巴伐利亚和奥地利整天在普鲁士面前嚷嚷,要打败法国,要打败俄国,要打败英国,还要打败美国,还要殖民全世界,如此等等,德国要做世界帝国,要分享阳光下的地盘等等。普鲁士一开始告诫他们发动战争要冷静,要理性,没有把握和利益的战争不能打等等,俾斯麦就是这样告诫那些南德人的。但是时间长了难保普鲁士不会失去耐心,这就相当于一个三流战斗力的人整天向他的一流战斗力的兄弟灌输暴力思想,普鲁士一不耐烦:那就打吧!一打就惹事了。
你要说南德和北德有多大差异呢?也不是很大。北德人是北欧人种,金发碧眼的典型,南德人是阿尔卑斯人种,介于北欧和地中海之间,棕发褐眼或者棕发碧眼比较多,像希特勒就是棕发碧眼。北德意志相对正统一些,因为毕竟日耳曼人是从北欧南下的,南部肯定混了更多的其他成分。
但是它的差异主要在人文方面,南德意志人是内陆地区,保守,而且虚荣心强。它的优点是比较传统,文化上很繁荣,像南德意志人其实对自己人更有人情味儿,父母和子女相处更融洽,同居时间也更长,对家庭也更负责任,这都是南德意志人的优点。
北德意志人就稍微粗糙一些,而且军国主义思想浓重,它的优点是理性、严谨,工业化程度高,组织能力强等等。现在世界上对德国的严谨认真的印象就来自北德,其实南德人相当随便。
哪个更优秀呢?答案是一样优秀。不过在缺点上,其实应该是南德人问题更大一些。虽然最后支持希特勒的高票地区主要是在东易北地区,但是没有这个在南德意志和奥地利起源的纳粹党,普鲁士人也想不起来这些。一战是奥地利煽动起来的,那时候还是普鲁士主导,虽然战争很惨烈,但是也没有种族灭绝和工业化流水线屠杀,奥地利主导就会产生这种极端的东西。这和它们历史发展的差异有关。
网上反映奥地利专坑德国几百年的图片,很有道理,而始作俑者奥地利却并没有受到清算,这才是真正的德国历史北德是平原,历史上搞了东进运动,军事化程度高,南德是山地,各种方言差异比较大,所以地域主义也重一些,更保守民粹一些,如果普鲁士和奥地利是两个国家,那么不会产生什么问题。而如果两者合在一起,或者是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代表巴伐利亚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民粹主义煽动军国主义的危险,它俩要是分开,奥地利要民粹自己民粹,普鲁士也不会失控。
现在就是把普鲁士大部削弱,残余只剩下东易北一带还有成分,奥地利禁止和德国合并,这个考虑有依据,但是问题在于对奥地利的清算太少,对德国本身的清算实际上太多,并没有从根本上切断乃至铲除奥地利的民粹主义来源,它就会不断地煽动北德人的情绪。
有句话叫奥地利人最成功的就是让世界都相信贝多芬是奥地利人,而希特勒是德国人,其实恰好相反。我们看到那个真正的德意志其实应该让贝多芬来代表,现在的世界音乐之都却是以前的人类毁灭的试验场维也纳,而奥地利人希特勒现在全世界都认为他是个德国人甚至是个普鲁士人,普鲁士人虽然有一定连带责任可是被推为主犯也太冤大头了。
至于其他地方的德意志人,从本质上来讲是被裹挟的,莱茵河地区历来是非常开明的商业城邦的聚集地,与民粹主义和军国主义都不沾边,不排除一些影响的因素,但是把责任他们头上更是不合理的。
所以这就是北德与南德,一对欢喜冤家,北德严谨,南德热烈,北德单一,南德多样,同样,北德战斗力高但理性,南德战斗力低但感性,二者结合,才产生了德意志。无论如何,这些事情都已经成为了德国历史乃至德国本身的一部分。
在未来,如果继续绥靖奥地利,忽视这个中欧小国极具毁灭性的极端思想,而再一味地把责任强加到所有德意志人头上,未来依旧会产生问题。华沙下跪的人是反纳粹人士,那是德意志真正的内心。而反纳粹人士本来不应该承担这个责任。然而奥地利的民粹主义者作为始作俑者从来没有道过歉,还被包装成了受害国,所谓德国的“侵略”,奥地利人是以99%的支持率和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来迎接这一“侵略”的,战败以后责任全部推给德国人,自己是“被侵略”的。
这是德国尴尬的地理位置造成的,位于中欧四战之地,它天然地受到各方的影响和各方的威胁,而且南北存在差异,思想不太一致,这种情况下累积的矛盾最终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图为华沙之跪纪念碑,勃兰特是反纳粹人士,并不需要对纳粹罪行负责,而纳粹的起源地奥地利却没有反思与清算这就是德意志的故事,德意志的历史。在未来,希望奥地利和南德的部分人在指责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时,也反思一下自己。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思想确实有问题,但是如果没有极端民粹的煽动,没有南德意志与奥地利普遍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作怪,普鲁士乃至整个德国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以前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在之前的历史上,普鲁士长期是新教先进工业文明的代表,而奥地利则是封建专制保守反动的大本营,这些历史必须要说清楚。
在未来,衷心地希望并祝福德国能够走出这段阴影,恢复以往的那个真实的德意志兰。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
蓝海动能,会经常与大家分享中外历史知识,欢迎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