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最先说的mama也可能是喊爸爸潇湘
中国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亲戚称呼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人类婴儿最先学会说的mama真的是在喊妈妈吗?天天都在吃饭的你,认识那些米字旁的字吗?煎饼果子里的“果子”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历史上“猪”的曾用字“彘”“豕”“豝”都消失了?……这些问题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去思考,但也有人却天天像侦探一样把语言文字拆开了嚼碎了细细研究。
郑子宁,一位本业是写计算机代码的语言学达人,了解英语、法语、土耳其语、老挝语等语言,熟知常州话、上海话、西安话、广州话、海口话等多种汉语方言,曾出版《东言西语》等书,让“说话”这门学问被更多人
你吃过的米都在不认识的字里
你认识“粝”字吗?这并不是一个特别罕见的字,特别是它常常跟“粗粝”一词一同出现,让人猜出它表达的意思是粗糙,却让人不再熟悉它的本意。粝字的米字旁,暴露了它的本义——“糙米”。这个字起源非常古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五蠹》中就有“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为了表现当年尧生活简朴,说他吃的是“粝”。金代的字书《篇海》也把“粝”解释为“米不精也”。
作为谷物总称,“米”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当时的写法是一条横线,上下各三个点,形似一根横着放的穗。这也是汉语中一个继承自古老的汉藏语祖先的词。而且在形形色色的各种“米”中,“大米”的殊荣牢牢被“稻”把持。
稻堪称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主食,它在上古时代却并不是最重要的谷物。对于上古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作物当属“黍”和“稷”。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在街上随便找一个路人,问他知不知道“黍”和“稷”,路人会有很大概率困惑不解。作为上古时期华夏文明最重要的两种作物,“黍”和“稷”在当今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认知度并不算高。当然,如果该问知不知道“糜子”“黄米”,或者“小米”“谷子”,听说过的人大概就能多些了。
对于上古的中国人来说,“黍”的一大功能是酿酒,酒在商朝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出土的甲骨文涉及的谷物中,“黍”的占比相当高。
但相比之下,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地位最高的谷物仍然是“稷”。今天“稷”已经退出了中国人的口语。如果今天有人再说出“稷”这个字,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字出现在“社稷”一词中。“社稷”的存在,无疑说明了“稷”的重要地位。周朝人甚至追溯后稷为周人的先祖,根据古老的传说,后稷是尧舜时的人物,出生在今天山西西南端的稷山县。
吊诡的是,作为中国人祖先最为神圣的五谷之首——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物却存在争议。除了华北既种糜子又种小米的农民,当今大部分中国人对黍和稷已经不太能分得清。
新书《中国话》里,郑子宁选择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日常生活,饮食、地名、动物、数字、称谓等背后的文化传承。一方面,作者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分析语言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又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交流。
汉语借来的“蜜”和献出的“茶”
还有什么能比吃的东西更容易传播呢?今天中国任何一个有点规模的城市,日本餐馆、韩国餐馆、西餐馆、泰国餐馆是肯定少不了的标准配置。在饮食方面,一向不大爱借词的汉语可是毫无抵抗能力。来自法语的咖啡、泰语的冬阴功、日语的寿司、意大利语的拿铁都是不少人趋之若鹜的心头所爱。如果有点冒险精神的话,缅甸语的泡鲁达、印尼语的沙茶、俄语的列巴、英语的司康可能也会出现在你的餐桌上。
不同人群烹饪的方法和原料千奇百怪,很多时候很难找到恰当的意译,但是食品又是特别容易传播的词汇,人不可能因为不会说某样食品的名字就坚持不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因此,食品词汇就像长了飞毛腿一样,很容易到处传播。
与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古时的华夏先民对外面传进来的新鲜事物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比较有意思的是,古代中国引进的食品往往和甜食有关。
对于一个古人来说,要想制作甜食,甜味来源必不可少。相比较而言,对上古的华夏人来说,最好的甜味来源自然是蜂蜜生产的“蜜”。中国本土就有蜜蜂,但“蜜”字在整个汉藏语中基本找不到同源词,汉语的“蜜”字可能是从印欧语中借用的。
不过汉语对世界饮食的馈赠可能更加重要。除了稻以外,茶可能是中国人对地球农业的最大贡献。与之相应的是,世界上大部分语言中的“茶”都借自汉语。
郑子宁从小生活在吴语区和江淮官话交界的常州,对复杂的语言环境有着与生俱来的体会。初中郑子宁开始钻研方言学和音韵学,他借由语言,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不同民族间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轨迹。
“通过我们熟悉的现象,激发大家对中国语言的好奇心。”郑子宁说。在大家的认知里,语言学这门学科会比较高深枯燥,《中国话》在讲述了语言变迁规律的同时,大大地拓展了文化史的视野。
自远古传来的“爸妈”
语言学轻松的趣味性背后,是严谨考究的学术研究。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全世界的语言中“妈妈”都是mama,因为这是人类婴儿最初能发出的声音。当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发出ma的时候,他最亲近的人,喜出望外的母亲激动地把这个声音当作婴儿呼唤自己,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全世界的人类语言就把ma当成“妈妈”的称呼了。这个说法听上去很有道理,普通话中的“妈妈”自不必多说,英语虽然书面上写mother,但口语也是mum。
可惜的是,这个说法至少在中国并不灵验。凡是看过清宫剧的人都会对皇子称呼皇帝的叫法印象深刻——“皇阿玛”,这是一个经典的编剧背离现实的案例。在清朝的满文书面记载中,对父皇一律称HanAma,也就是“汗阿玛”,如果写汉文的话则是“皇父”或者“皇考”。“皇阿玛”不说绝对没有,至少也是难得一见的。
今天在东北一些早就不说满语的满族家庭里,还把爸爸和妈妈称作“玛”和“讷”——和传说中全世界都把妈叫ma可不一样。
除此之外,不同的地方爸爸的称谓还有“爹”“爷”等不同说法,相比之下,汉语在叫“哥”的时候却非常统一。随便翻开任何一本南北朝以前成书的古籍,你所能看到的“哥”都是“歌”的意思。从上古到中古早期,真正表示哥哥的字是“兄”,几无例外。
“哥”取代“兄”的端倪出现在唐朝,一开始出现在皇室的语言里。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名曾经对让他拜见尚官的建议不屑一顾,直接说了句“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为”,而当时“哥”除了表示“兄”,也可以表示“父”,唐太宗给儿子李治的信件落款就是“哥哥敕”。
“父”“兄”不分的乱辈分之举并不符合汉语传统的亲属称谓系统。但是如果考虑唐朝皇室在南北朝时曾与鲜卑贵族大量通婚,这样的叫法可能就并不意外了。
郑子宁。
对话
郑子宁:“不明觉厉”“人艰不拆”有生命力
潇湘晨报:语言学原理和研究与语言实际应用其实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完全不同的语音的?有什么学习心得吗?
郑子宁:确实是的,语言学跟学习语言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一定程度也是相关的。如果对语言感兴趣的人对语言研究也会感兴趣,会学一学。我如果是在外面玩,到了语言不通的环境中就会想办法去学习当地的语言。学习语言主要是不能太害羞,一开始肯定是错误百出的,被人嘲笑也是难以避免的。别人笑其实也可能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恶意,所以我们也不用太在乎。我们可以多学一些实用的,比如数字、比如买东西时用方言砍价,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得到及时的正面反馈,就会增大动力。
潇湘晨报:您认为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看,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矛盾吗?
郑子宁: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如果没有推广普通话的话,也就没有保护方言的必要。所以其实保护方言是应对方言被普通话取代的反趋势。但是我们目前的社会结构,远距离交流比较频繁,朋友交往不是以老乡为主,而是以志同道合、共同兴趣来交往的,这对大的跨地区的语言,比如普通话是有利的,而对小区域方言是不利的,所以我对方言在我们下两代的存活不是特别乐观。我觉得如果有人使用方言,不要觉得老土,这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大家都是古汉语的后代,我们选择普通话不是因为它多高级,而是因为它更便利。
潇湘晨报:现在人们常常使用电脑、手机的各种社交软件进行交流,大多数人使用的拼音打字法其实也是一种用普通话交流的方式,是不是也造成了方言的流失?
郑子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