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最新进展与挑战新

来源:Chinamoney内容提要国际社会持续推进基准利率改革,但新冠肺炎疫情下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财政与货币救助措施不可避免地对改革进程造成影响,引发了市场对改革受到疫情影响而难以如期完成的担忧。目前,我国部分国际业务较多的中资机构对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有一定敞口,面对疫情冲击下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出现的新动向,宜积极应对,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一、国际基准利率改革背景情况年开始,国际社会启动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改革。改革直接原因是不断曝光的LIBOR操纵丑闻,充分暴露出LIBOR制度缺陷:LIBOR基于报价而非真实交易计算,且仅有20家报价行,易被人为操纵。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建议,年至年间,LIBOR的治理架构、报价流程、透明度等均做出了长足改进,同时LIBOR的10种货币15个期限报价也缩减至5种货币7个期限(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甄选并确定LIBOR的替代利率。年7月,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宣布年底不再强制要求LIBOR报价行报价。此后,各经济体将基准利率改革的重点转移至制定新的利率基准框架以及做好LIBOR停用后的准备。一是选取新基准利率。从发达经济体来看,美国(隔夜回购利率SOFR)、欧元区(隔夜拆借平均利率ESTR)、英国(隔夜拆借平均利率SONIA)、日本(隔夜拆借平均利率TONAR)、瑞士(隔夜回购利率SARON)、加拿大(隔夜回购平均利率CORRA)、澳大利亚(银行票据交易平均利率BBSW)和新西兰(银行票据交易平均利率BKBM)等监管当局对众多候选利率进行甄别,最终确定了替代利率。新兴经济体纷纷效仿美英等发达国家,研究推出新基准利率,包括墨西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TIIE)、巴西(隔夜回购利率SELIC)、土耳其(里拉同业拆借利率TLREF)、新加坡(隔夜平均利率SORA)、南非(银行间隔夜利率ZARibor)、印尼(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INDONIA)等,此外韩国、泰国等也在积极考虑推出本国货币的基准利率。二是做好LIBOR向新基准利率的转换工作。在更新合同条款方面,年以来,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和贷款市场协会(LMA)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就衍生品、存贷款产品和债券产品等不同类型的金融合约的基准利率转换条款征求市场意见。同时,美、英等也正研究制定本国的后备条款范本。在构建完整基准利率曲线方面,目前各国选取的新基准利率均为隔夜利率,所以被视为无风险利率。要构建完整的利率曲线,就需要将这些隔夜无风险利率换算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多个含风险的期限利率(termrates)。ISDA在征求市场意见后,重点考虑利用复利计算将隔夜利率换算为期限利率,再加上新基准利率与LIBOR的利差中值,从而得出含风险的期限利率。二、疫情下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最新进展今年以来,G20、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平台多次强调各国监管当局应如期推进基准利率改革,本次疫情凸显出参考LIBOR的市场已不再活跃,且年底后LIBOR不再强制发布的最后时限不会因为疫情原因而推迟。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持续推进基准利率改革。但是,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并对基准利率改革造成了一定影响,引发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2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