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这其实是南亚漫长历史进程和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
近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了“自年以来最严重的对抗事件”。2月26日,印度空军12架装有激光制导炸弹的幻影战斗机突然空袭巴基斯坦。印方声称,行动是为了打击巴境内的“恐怖组织营地”,打死了“大量”恐怖分子。巴方则称之为“严重的侵略行径”,并在印军行动后几个小时,迅速反击,向印度发起了猛烈的炮击。针对这一事件,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更是紧急召开可决策是否发动核攻击的高级别安全会议。巴军方发言人表示,“我们会让你们(指印度)感到惊讶”,并补充说,报复行动可能全面发生在外交、政治和军事领域。原已紧张的印巴关系,经此恐怕将变得更加剑拔弩张。对于这一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6日表示,印巴保持良好关系和沟通有利于南亚地区和平稳定,从根本上符合双方利益,呼吁两国保持克制,采取有助于稳定地区局势、改善相互关系的举动。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巴关系,如同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为什么双方之间的仇怨会如此之大?其根源,要追溯到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的历史中去,这其实是南亚漫长历史进程和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
文:徐聪
来源:瞭望智库(zhczyj)
1
世界首富的海得拉巴被印度抢走
米尔·奥斯曼·阿里汗,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陌生。
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君可是世界上响当当的人物:年2月22日,他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图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阿里汗)
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因为他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阿里汗手握大把的黄金、珠宝,据说,他拥有的所有珠宝连起来可以绕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一周;
他用旧报纸裹着当镇纸用的钻石,比英王王冠上那颗还重!
……
不过,要是以为这些金银珠宝就是阿里汗的全部家底,那就太天真了——这位富翁还拥有一个面积广袤的“国家”。
横亘于南亚次大陆中南部的这块土地,名为海得拉巴,领土面积达21.3万平方公里,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加起来还要大,也比如今克什米尔的印巴实控区加起来更大;
它的位置十分重要,把海得拉巴叠加到今天的印度地图上就能发现,它实实在在地长在印度的“心窝”里;
海得拉巴又具有一个特点:以君主阿里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是穆斯林,但领土上绝大多数居民却是印度教徒。
(图中可见,若缺少海得拉巴,今天的印度将是一块“空心”的版图)
刚刚取得独立的印度坐不住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印度堂而皇之地“要求”海得拉巴“并入”印度。
作为穆斯林的阿里汗自然不肯接受,他想保持独立,甚至加入巴基斯坦。
屡次“劝说”不成,印度终于露出了獠牙。
年9月13日,印度军队直接入侵海得拉巴。
阿里汗的巨大财富无法逆转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海得拉巴军队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
海得拉巴由此被印度吞并,至此,当代印度的版图才算基本形成。
2
印度:卧榻之侧岂容……
巴基斯坦:闭嘴!
我的卧榻之侧怎么总能听见你的呼噜声?!
海得拉巴和大名鼎鼎的克什米尔都被称为“土邦”。
印度、巴基斯坦和各土邦,原本都处在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英国人离开时,同意印巴以“分治”形式独立,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者选择独立。
因此,到印巴各自独立时,南亚次大陆上,还存在着近六百个土邦,其中多个在印度境内。
但是,英国人给出的方案毕竟只是理论上的原则,现实的地缘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处在印巴两大国境内星罗棋布的土邦,纷纷识相地“主动”并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两个南亚面积最大的土邦——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是少数几个“拒不从命”的“硬茬子”。
克什米尔的统治者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但其治下3/4的人口是穆斯林。
印度疯狂吞并境内土邦的行动,巴基斯坦不会视而不见:你的卧榻之侧不容人酣睡,难道我的就可以吗!
克什米尔对于巴基斯坦,相比海得拉巴对于印度,要棘手很多。
急于将克什米尔收入囊中的巴基斯坦,吓坏了土邦君主辛格,他选择主动投入印度,换取其武力支持。
印度很乐意“插一杠子”。印巴双方谁也不轻易相让,旷日持久的冲突由此爆发。
当代南亚最大的争端就存在于这个“最后的大土邦”,这也正是印巴分治方案中不明不白的土邦处置规则导致恶果的一个缩影。
土邦的问题,却并非此时才出现的,它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更远的时代……
3
“海得拉巴、克什米尔们”从哪里来?
喜马拉雅一山之隔,隔出了两个世界。
山这边的中国,从秦统一六国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历史上虽屡经战乱分裂,但最终都必然走向统一,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
而山另一边的南亚次大陆,从古至今基本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也从未有过一个统治整个国家的中央王朝,即便是空前强盛的阿育王时期也是如此。
来自中亚和西南亚的征服者一次次来到印度平原,建立起众多五花八门的封建土邦。
到了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的莫卧儿帝国时期,这种特点更加凸显。
莫卧儿帝国(MughalEmpire),是突厥化的伊斯兰教蒙古人在南亚次大陆上新建的国家,是帖木儿蒙古帝国的“续集”(“莫卧儿”其实就是“蒙古”的音译)。同时,它又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的交汇点。
莫卧儿帝国给南亚种下了土邦问题的种子。
自建立之初,莫卧儿帝国便是邦联性质的国家,大肆分封功臣贵族,地方总督、王公享有极大的自治权利。
立国之初,帝国皇帝尚能靠个人权威、严酷法令约束地方;后来的君主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巧取豪夺,逐步把原本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所得、不能世袭的领地转变为世袭封建领地。
在第六位皇帝奥朗则布(--在位)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版图最广时包括今天阿富汗一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大部。
然而,这看似鼎盛的大帝国,却是外强中干——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实力,长久在南部征战,导致奥朗则布对北部的控制力减弱,大贵族纷纷拥兵自立。
奥朗则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重税,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到奥朗则布去世时,留下的已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
18世纪以后,帝国日益衰微,各省总督、地方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封建主乘机纷纷拥兵自立,遍布印度各地、大小不等的土邦王国,正是在这时形成的。
正如马克思所评论的那样:
大莫卧儿的无上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摧毁,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摧毁,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摧毁;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这是一个不仅存在着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征服者的战利品吗?
4
维多利亚王冠下的“两个印度”
年,莫卧儿王朝灭亡,印度正式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英国人在他们统治的南亚版图上建立起了英属“印度帝国”,将原本仅是概念的“印度”具象化为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满目疮痍:“国境”之内,居然还分布着近个大小不等、分裂割据的土邦国。
所有土邦加起来面积达万平方英里,占英国统治南亚总面积的45.3%,人口达8万,占当时区域总人口的1/3。
许多土邦王公热情欢迎英国人到来,在战场上为英国人冲锋陷阵,以承认英国君主为前提,保留他们的王位。
各土邦王公和大英帝国签订条约,确认上述原则,接受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君主地位,同意副王(总督)控制其外交和国防大权。
作为交换条件,英国保证各王公享有内部事务自治的权利,像海得拉巴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土邦还拥有自己的货币、造币厂、铁路和邮政局。
(图为年加冕为印度女皇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所以,英国统治之下的南亚,事实上有“两个印度”:
一个是先后以加尔各答(—)和德里(—)为首都,并以此为中心由各省组成的印度,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India,或称“印度帝国”),由英国直接统治;
另一个是由个土邦王公封建领地组成的印度,称为“印度土邦”(PrincelyState),由各邦王公施政,英国殖民者在幕后操控。
直至年,一位高级英国驻印官员还说:“现在没有,过去也从未有过一个印度。印度甚至从未有过一个欧洲人心目中的国家,即在国土、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拥有统一的国家。以为印度能成为国家,就像指望将来欧洲各国被一个单一的国家所取代一样异想天开。”
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虽然都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却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实体。国中之国,可能不算稀奇,但是一“国”之内,存在着如此众多、不相连接的“国家”,实在不能不说是种奇特的现象。
土邦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马哈拉贾、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查姆等。
注:称为马哈拉贾(Maharaja)或罗阇(Raja)的,一般是印度教或锡克教的封建主;称为纳瓦布(Nawab)的,原是莫卧儿帝国派驻较大省份的总督;称为尼扎姆(Nizam)的,原是中央政府封派的省级官员(后来成为掌握省的实权的最高长官)。纳瓦布和尼扎姆均为伊斯兰教徒。海得拉巴的尼扎姆和克什米尔的摩诃罗阇,统治的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的国家不相上下。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的王公,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的地盘仅仅略大于一个县。四百多个土邦的面积不超过三十平方公里。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其中有15个可以认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尔、迈索尔、特拉凡哥尔、巴罗达、瓜略尔、印多尔、柯钦、斋浦尔、佐德浦尔、比加尼尔、波保尔与巴的亚拉。跟着就是许多中等土邦,最后是几百个很小的地区,有些在地图上并不比针尖大。这些小土邦的大多数是在加提雅瓦尔、西部印度与旁遮普”。王公中有些人拥有无数的财宝,也有些人家产微薄、收入低于孟买集市商人。一项有趣的统计材料表明,每个王公平均拥有十一个封号,五点八个女人,十二点六个孩子,九点二只大象,二点八辆私人专用火车车厢,三点四辆罗尔斯·罗伊斯牌汽车以及二十二点九只被打死的老虎。
5
从个到个位数,土邦都哪去了?
上世纪四十年代,连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消耗的英帝国,再遭南亚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终于不堪重负,心有不甘地决定放弃印度这颗“大英帝国女王冠冕上的明珠”。
(图为英属“印度帝国”旗帜)
得到英国殖民统治者承认的王公有一大堆,当英国人离开时,一系列麻烦接踵而至。
他们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
其中,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争端尤为激烈,最终双方争执不下,“两国”分治的形势呼之欲出。
年2月,蒙巴顿伯爵出任最后一任印度副王(总督)。
5月13日,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出台。主要内容除了确定“印巴分治”的方案以外,还特别对土邦的问题做出了规划——“各土邦国的前途由其自行决定”:
王公土邦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享有独立地位,可以自由决定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如果某土邦不愿加入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继续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
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
“蒙巴顿方案”给各土邦以自行决定加入哪一个国家或保持独立的权力,英国殖民者力图同各大土邦保持旧有关系,各土邦面临着命运的历史抉择。
以王公院议长、波帕尔土邦纳瓦布为首的部分王公仍在做最后挣扎。他到处游说,试图说服更多王公拒绝参加立宪议会,并且率先声明:一旦英国撤离印度,英国对土邦的最高主权终止,波帕尔土邦成为独立国。
步其后尘,特拉凡哥尔、海得拉巴、印多尔、克什米尔等土邦也先后声明他们是独立国。年6月11日、12日,特拉凡哥尔和海得拉巴两邦分别宣布独立,立刻受到英国政府的热烈支持。
但是,尼赫鲁坚决反对印度境内土邦独立,认为不可想象印度被割裂成为几十个分别独立的个体,否则不仅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冲突,而且一切有计划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进步都不可能。
尼赫鲁声称“印度境内独立的土邦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不允许土邦与任何外国或任何独立政府在防务方面有任何联系”,“我们将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独立的土邦”。
印度国大党于年6月15日发表声明,拒绝了土邦王公们关于使土邦成为独立国的要求。根据国大党领袖巴特尔的建议,印度临时政府于年7月5日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土邦部,全权处理土邦问题。
通过临时政府的耐心说服,施加强大压力,绝大多数土邦感到大势已去,不得不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印度境内大部分土邦与印度临时政府签署了《加入协定》:各土邦只需将外交、国防和交通权利交给印度政府,其余权利仍由土邦政府管理,印度政府不干预;土邦王公享受充分的礼仪,保留“王号”,迎来送往保持“王威”;私有财产得到保护,同时印度政府提供年金。
通过这一办法,地理位置在印度领域内的土邦基本都加入了印度联邦。
海得拉巴、朱纳加德及克什米尔等仅剩的几块“硬骨头”,则通过战争来解决,而其中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克什米尔,其问题甚至没能有效解决,一直延续至今。
6
土邦已成历史尘埃,克什米尔战火依旧
年10月27日,初获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兵戎相见(值得玩味的是,当时的交战双方,他们原则上的最高司令都是英国人)。
最后,由联合国出面调解,双方才于年1月1日停火。
战争结束后,克什米尔土邦的独立地位荡然无存,印巴双方在年形成的停火线成为实际分割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2/5的土地,印度占据3/5。
年,南亚版图上最后三个土邦特里普拉、曼尼普尔和巴纳拉斯加入印度联邦。
此后,印度政府先后通过归并、改组以及对土邦王公实行赎买政策,最后消灭了这些土邦。
年,印度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土邦君主的年金和称号,王公的资产也都被充公。这样,土邦王公时代在印度彻底结束了。
然而,土邦在历史上形成的问题,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
现今,印度境内各邦仍有着不同的语言、宗教甚至法律,东北部地区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长期有着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大规模骚乱时常爆发。
印度的国家结构仍然是松散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仍是无力的。
而在克什米尔,两国至今仍在前线紧张对峙,时而爆发规模不等的冲突和流血。
已化作历史飞灰的土邦,似乎仍然笼罩着南亚大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
这俩国家在中国门口掐架到昏天黑地,
西方70年前的险恶用心让人后脊发凉!
南亚,已是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冲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的纷争,其实祸根早在70年前就已埋下。而那场撕裂南亚的“印巴分治”,带来的灾难又何止一个克什米尔问题?
文
黄俊峰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英国强行“发明”了“印度”
“印度曾被英国所拥有,而正是这只手给人塑造了一种统一的印度和统一的政府的形象。事实上,印度民族与中央政府并不存在!”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属印度穆斯林联盟主席默罕默德·阿里·真纳的发言。年,他成为了巴基斯坦的“国父”。
真纳固然有与政敌论争的成分在,但所言非虚。
在英国殖民者踏上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之前,“印度”从未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里的常态是四分五裂,那些历史上的著名帝国与王朝,无一能完成整个次大陆的一统。
所谓“统一”的印度,完全是英国绅士们的发明——
年,英国人在欧洲列强瓜分地盘的激烈争夺中脱颖而出,将整个南亚次大陆划入自己的殖民地体系;
年开始,这里完全交由英女王掌管,正式命名为“印度帝国”(英王担任印度“皇帝”)。
(图为英属印度或称印度帝国地图)
“统一”的印度,就是这么来的。
可以说,是英国殖民者无中生有,把历史上作为地理概念的“印度”,具象化成了一个国家。这个帝国的“疆界”非常广阔,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甚至东南亚的缅甸等。这片土地上,还分布着数百个分散的“土邦”,它们没有被纳入英属印度的直接统治范围之内,但臣属于英国,“土邦”的王公仍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对内享有自治权。
由于“英国制造”的印度帝国完全是组合出来的产物,其包含的种族、宗教极其复杂,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祆教、基督教等都在此林立,之间由于教义、生活习惯等方面引发的矛盾也很难调和。
一个拥有高高在上权力的英国殖民政府,把矛盾压制下来,如同一只紧闭的高压锅。
然而进入20世纪,“日不落帝国”已呈顷颓之势,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浪潮兴起,被称为“大英帝国女王冠冕上明珠”的印度也是如此。
19世纪末成立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这时成为独立运动的核心力量。而稍晚成立的全印穆斯林联盟(穆盟),也在后来成为关键的政治势力。真纳就曾同时为这两党效力过。
年,两党通过了共同拟定的《勒克瑙协定》,正式开始合作,协力为印度的自治而努力。
适逢其时,印度独立史上的伟人——“圣雄”甘地,通过领导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把原本作为精英俱乐部的国大党转变成了一个群众性的民族政党,在斗争中成功调动了几百万人。而他对穆斯林的包容,也让大家团结了起来,抛开矛盾,共同瞄准独立自治的目标。
(图为“圣雄(Mahatma)”莫罕达斯·甘地)
独立运动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英国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2
激变!分裂的车轮开始转动
殖民者统治印度,并且能维持统治,主要是因为印度人民尤其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不能团结一致,彼此缺乏信任。我可以说,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之日,就是印度实现独立自治之时。
很难想象,这段年的发言正是出自后来拼死坚持穆斯林独立建国的真纳之口。
当时已成为穆盟主席的他,虽然此前已经与甘地产生矛盾而退出国大党,但并没有立即开始寻求建立穆斯林国家。本质上,真纳与甘地此时的目的别无二致——都是追求以一个统一的印度实现独立。
然而就在同一年,印度穆斯林反对列强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哈里发运动”宣告失败,上百万失去理想的穆斯林转而在国内发动“圣战”,引发骚乱。
英国殖民者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坚定地选择了袖手旁观。
原因很简单,英帝国虽已是落日余晖,但面对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却心有不甘,他们很乐意旁观印度各派之间的内斗。
年9月英国组织召开圆桌会议,一致认为:只有确保印度各民族、宗教团体的权益得到保障,才能讨论自治问题。
这话看起来没什么毛病,其实却暗藏杀机,意在分化各派势力。果然,国大党、穆盟和“贱民”代表纷纷中计,出现了分歧。甘地“国大党代表全印度”、“首先全力讨论自治方案”的主张也无法力挽狂澜。英国人趁机说:你们这些代表达不成协议,自治问题就解决不了,那印度的问题还得是我们英国当局来管。
英国对宗教、种族斗争的纵容及恶意引导,开启了一只潘多拉魔盒,曾被殖民高压统治和独立自治理想所压制的固有矛盾,被重新释放了出来。
年,印度根据英国制定的新《选举法》进行了大选。国大党以席对席完胜穆盟。国大党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骄傲宣称:印度只有两个政党——英国殖民政府和国大党。真纳只能带着不服气说:还有第三个政党——穆斯林。
从那时起,真纳和穆盟心中的“团结”就开始出现动摇了,此后国大党又干净利落地拒绝了真纳寻求合作组成联合内阁的要求,成为真纳彻底死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终于决定要与国大党分道扬镳。
此时的国大党,可能太过得意,在施政过程中强制穆斯林跪拜甘地画像、禁止他们参拜清真寺等现象时有发生。
穆盟敏锐地把握了这些机会,真纳向民众宣传:“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国大党是代表印度教徒的政党”,穆斯林对国大党的愤怒渐渐激发。穆盟还适时地抛出一个概念——“巴基斯坦”,这个词是由多个穆斯林地名首字母拼成的,成为印度穆斯林为独立而奋斗的口号。
年3月在拉合尔的穆盟年会上,印度穆斯林要求将印度划分为伊斯兰和印度教两个独立的国家,穆斯林国家包括西北部的巴基斯坦和东部的孟加拉。
在会上,真纳还阐释了他的“两个民族”理论,强调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属于两个不同的宗教哲学、社会习俗和文学系统,他们既没有内部通婚,也没有同席就餐,因此他们确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明”,不可能形成“一个共同的民族”。
十几年的时间,真纳的主张竟发生了度转弯!
事情发展到这里,最乐呵的是英国人,而最痛苦的可能就是甘地,他一心追求的统一而独立的印度,已经渐行渐远了。
3
次大陆险恶,英国要撤
英国并还没乐呵多久,事情就起了变化。
20世纪40年代,英国第二次被卷入世界大战。战争对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让英国维持海外殖民帝国的能力大大下降。英国知道,自己在印度的统治不会持续太久了。
年,英国战争内阁成员克里普斯前往新德里提出印度独立的方案,规定各省和“土邦”有权脱离印度,国大党不予接受,由于方案里压根没提巴基斯坦建国问题,穆盟更是不会接受。
这年晚些时候,甘地还尝试与真纳对话,为了“团结”做最后一搏。然而,一方坚持获得自治之前拒谈巴基斯坦,另一方坚持巴基斯坦建国的基础上寻求独立。
这怎么谈得下去?只得不欢而散。
(图为堪称“一生之敌”的真纳和甘地)
两位领袖的谈判破裂,基本宣告分治已不可避免。
战后的年初,孟买水兵哗变,让英国认识到这个摊子已经收拾不起,不得不开始认真着手解决印度的问题。
2月,英国政府派出三名内阁成员组成代表团,再次提出方案。方案最终认可“分治”的主方向,把印度各地区分为三组——印度教徒为主体的、穆斯林为主体的、两教杂居的,分别进行投票,组建“临时政府”。英国人承诺即便有任何党派拒绝参加“临时政府”,其他各党仍能正常组织政府,这才把这些水火不容的势力都拉回到谈判桌上。结果,穆盟接受了这个方案,但国大党拒绝。英国很为难,因为他们深知国大党在印度的影响力,“临时政府”里没有国大党显然不合适,于是英国反悔了,不同意建立一个没有国大党参与的政府。
这显然欺骗了穆盟,穆盟被彻底激怒,宣布撤回此前的决定,退出临时政府。
英国又一次把事情“搞砸”了,这也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年8月16日,极度失望的真纳宣称:“现在我们要与合法的方式说再见了。”这一天被他们称为“直接行动日”。
印度最大城市加尔各答的大批穆斯林狂热分子开始屠杀印度教徒,几小时后印度教徒反过来疯狂报复穆斯林,72小时之内有超过0人死亡,至少人重伤,10万居民无家可归。在城市中堆积的尸体到了第二年都没有清理完,大难之后的加尔各答甚至成为秃鹰的乐园,它们成群结队在道路上撕食尸体的场面,震撼人心。
(图为年加尔各答大屠杀之后,成群秃鹰啃食尸体的震撼场面)
当初打开魔盒的英国人,可能自己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这样的局面他们现在也无法应付了。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之前一直赖在印度不肯走的英国人,此时倒是迫不及待地要甩掉这个烫手山芋,年2月,英国首相艾德礼决定,印度将不晚于年6月独立,同时,驻印总督走马换将。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曾在二战任东南亚盟军战时总司令的路易斯·蒙巴顿出任新的总督。
然而这位新总督的心态显然有点不对,完全就是一副“关我啥事我要回家”的态势,整个时间表被他大大提前了,6月3日,蒙巴顿公布了英国内阁最终审定的印巴分治方案——
*英国退出印度,权力交给本地人;*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成立边界委员会确定国界;*旁遮普、孟加拉等杂居地区划界分治,各土邦可以自行加入两国任何一国或独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蒙巴顿方案”。
7月15日英国下议院宣布一个月后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这比原本的计划提前了将近一年。丘吉尔甚至直截了当地批评蒙巴顿急于从南亚撤出英国全部力量的行为是“仓促的逃跑”。
蒙巴顿急于移交权力之迫切,甚至连“民族自决”这样的幌子都懒得打了,这次分治并没有什么原则:孟加拉要求分治、锡克人要求建立“锡克斯坦”,这些都被无视,赶紧收拾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这对冤家的撕逼才是唯一要紧的事。
这种心态下草草做出的“印巴分治”决定,或多或少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英国对印度也是“始乱终弃”了。
4
历史上最悲惨的独立日
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来到印度之前,他从未去过“直布罗陀以东的地方”。
这位雷德克里夫先生是一名律师,曾任英国情报局长。为何要让这样一个完全不了解印度的人领导边界委员会为印巴分治划界?
实际上,“不懂印度”反而是英国这次派人的硬性要求。因为不懂就不会偏心,可以做出“公正”的裁断。
委员会还指派了8名来自印度高级法院的法官配合雷德克里夫的工作,8人中一半由国大党选出,一半由穆盟选出,可以算是“公平公正”。
结果,这8人虽精通当地人文地理,却完全站在各自立场上各说各话,把事情搞得更乱。而总督蒙巴顿也“一碗水端不平”,自己偏向印度,甚至还来干预雷德克里夫的工作,强迫他把一些已经划到巴基斯坦的部分划给印度……
然而,这么大的事,只给雷德克里夫30天的时间!而他的手头只有几年前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旧地图……
13日,雷德克里夫抢在预订的“独立日”之前慌慌张张地完成了边界的划分,殖民政府更是在印巴独立后几天才公布了划界结果。这次划分也成为了印巴此后的混乱之源——
南亚次大陆上穆斯林的主要地区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其实这两地除了都信伊斯兰教以外,关联并不紧密,地理上一点不连着,连语言也不一样。但蒙巴顿方案明确是要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因此分治后的巴基斯坦领土就是完全不挨着的两块(当然,如果当时不把孟加拉划给巴基斯坦,真纳和穆盟肯定也要发飙的),这种地理上的“飞地”状况,也使得巴基斯坦在后来的印巴战争中轻易失去了孟加拉。
划界的重中之重是在旁遮普和孟加拉两个地区,因为这里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杂居之处,不管怎么划都不可能完美分割,而结果又公布得过晚,结果造成了大混乱,比如一个旁遮普的印度教徒,他在印巴两国已经独立时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底是归属哪个国家,几天后公布他的位置其实是划给了巴基斯坦,那这位老兄马上就变成了“敌人”的靶子。
(图为旁遮普地区位置示意)
如果不想当“活靶子”,迁移到“自己”的国家就是绝对必要的。印巴分治引发了巨大的移民浪潮,上千万人互相奔赴邻国,然而这一路上多少人丢掉了性命,随处都可能是地狱。
人们开始迁移时,英国已经退出了印度,没有了殖民政府高压的管辖,每一个车站、每一条街道,都可以成为暴行的现场。向东行驶的列车上满载的印度教徒、锡克人被穆斯林整车屠杀,向西行驶上的穆斯林也同样被印度教徒和锡克人屠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举国欢庆独立的同时,这些骇人听闻的大仇杀也在同步进行中。据估计,在印巴分治前后几周时间之内,仅旁遮普一地,就有50万人被杀;整个南亚在这场浩劫中死亡人数超过百万,产生难民的数量更甚于此。
这次划界,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但这口锅该雷德克里夫背吗?
他也许有责任,但这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图为印巴分治后千万级别的被动人口大迁徙)
“圣雄”甘地仍然想做些什么,他在第二年初开始绝食,用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极端方式,试图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让人们重新团结起来。然而结果却是,十几天之后,甘地在德里被极端印度教徒刺杀。
“圣雄”终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
这还没完,蒙巴顿方案还留下一个“巨坑”。方案中同意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也可以选择独立。印巴分治时,这样的土邦还有数百个,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印、巴两国国土之内,大部分小土邦迫于压力,分别加入两国。而一些土邦坚决独立,印度直接出兵攻略,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土邦归属未定——它就是克什米尔。
于是刚刚分治两月的印、巴正式开战,爆发了克什米尔战争……时至今日,枪炮声在这里仍未绝迹。
来源:瞭望智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