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大跌,是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
作者:肖磊看市
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从你对世界历史的感觉来看,哪里的人更会做生意呢,犹太人?华人?意大利人(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
当然,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答案,因为你总会找到每一个族群里面,最会做生意的人,也能找到最不会做生意的人。
但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这个角度,可能会更特别一些,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当下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大家理解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演变等问题。
一
如今的世界,可以说是商业的世界,但要把商业的世界说清楚,不是研究一下美国的历史,或回顾一下大英帝国的崛起,就能搞明白的。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地球上最会做生意的人,其实是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时期)。这可能跟现在很多人的观感不太一致,其实历史上的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尊重知识,信守承诺,敢于冒险等等。
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很多著作,都是阿拉伯人翻译成阿拉伯文才给保存下来的;再比如十进制数是印度人发明的,但被阿拉伯人将其拿来做生意计数等,带到了全世界,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
犹太人现在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请注意,如今很高大上的金融行业,在古代的时候,都是被阿拉伯人看不起的行业(直到现在金融行业也还是备受诟病的)。
阿拉伯人一度垄断了亚欧大陆几乎所有的“高大上”生意,犹太人就只能做点借贷什么的,当时的阿拉伯人对这类生意嗤之以鼻(伊斯兰教义里面拒绝不劳而获,禁止放高利贷),这也导致了后来犹太人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专心钻营金融类业务,反而搞出了犹太金融家的巅峰时刻,持续至今。
现在英美财团在美化自己的商业道德史的时候,还会把宗教的东西扯出来,比如清教徒为什么会做生意啊,为什么那么有钱啊,因为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是“上帝选民”的标志。同时,会贬低其他比如中国人等,说我们没有信仰,赚完钱就知道炫富挥霍,也不理解赚钱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等等。
等有机会我再说说华人做生意的终极意义,今天就先不讲了。关于意大利人,也不说了,大家应该听说过“威尼斯商人”,其实也是很有手段的历史商人群体。
我们再回到欧美财团,以及犹太人经商所提到的宗教层面,其实如果要说到宗教对商业的影响,阿拉伯人可能更有资格。这就不得不说到伊斯兰教。
在谈有关宗教的问题之前,我先声明,我本人属于无神论者,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对任何宗教都没有偏见,我只是基于商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问题。宗教对我们这些做研究的人来说,仅仅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现象。
我们今天看到的伊斯兰教里面导致极端化的因素,其实在很长时间里,是伊斯兰教的一个优势。
这个话怎么说呢,我跟大家这样讲吧,伊斯兰教,是一神一元宗教,也就是说,伊斯兰教里面,只有一个神,也没有正反面或多面的表达,这个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统管一切(什么想出海啊,想得子啊,想发财啊,都是拜同一个神,而不是妈祖、观音等),但“真主”在创造完世界之后,除了扔下一本《古兰经》,就把世界“委托”给人自己去管理了(默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
这就跟基督教、佛教等一神多元宗教完全不同,人在伊斯兰教里面,反而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这就激发了创造力,也就是说,相比一神多元,或多神教用各种“化身”延伸出来的各种禁忌,伊斯兰教本质上反而更加依赖于人本身,也就是更包容开放。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早在中世纪的时候,穆斯林世界的天文学家就提出了日心说,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因为地球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心,人是有解释权的。11世纪的时候,穆斯林就已经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后来西方的很多航海技术都来自穆斯林世界),但基督教世界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传播日心说的布鲁诺直接被天主教会给烧死了(因为地球是不是中心,必须得听从大主教的)。你说哪个宗教更宽容?
伊斯兰教的兴盛,其实跟商业本身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这种背景下,真主创造了世界,然后委托给人类自己管理,而人类就像一个商队,应该使这个世界不断的增值,才符合委托方(真主)的期待。
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契约、信托责任、代理人等等西方商业层面最底层的东西,其实最早都能追述到阿拉伯世界的宗教和商业逻辑。比如在一千多年前,在阿拉伯,商人的地位就非常高,商人的信誉也非常高,很多阿拉伯人把自己的货委托给穿梭在亚欧大陆上的商人,然后等货卖了回来再交钱给货主,货主再给商人和商队一些报酬。
你仔细去看,阿拉伯世界的这些商业历史,跟后来西方的大航海模式、殖民地发展模式,再到公司经理人制度等,以及清教徒所说的赚钱终极意义的逻辑,是不是都很相似。但阿拉伯人对这套逻辑的运用比他们早了好几百年。
那为什么现在的穆斯林地区,极端化如此严重呢?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正是由于神把治理权给了人类,那人类就有了不同的解释,到底谁的解释是最权威的呢?谁最能代表”真主“的委托呢(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就有了冲突。
另外,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海洋时代的来临,中东作为东西方枢纽的位置被隔离和取代,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商业衰落了,这就导致基于商业繁荣的大背景而构建的基本统一的宗教解释体系,出现了紊乱,宗教分歧就更容易爆发出来,而且更容易极端化。
二
我这里再重申一下,我对任何宗教都没有特别的喜好和偏见,我们认识世界的维度,很容易受到当下时代的影响,这本来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因为人总是活在当下,但如果想更好的看清楚未来,我们就不能被当下的感官所影响。
其实基督教变得看上去“宽容”,也是最近两三百年的事情,是大航时代的到来,以及工业化的推进,基督教世界殖民全球之后,获得了空前的财富,所以也就不再利用宗教里面的各种禁忌逻辑去排除“异己”,来争夺存量资源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懵,我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我的意思是,宗教对人类的影响,依然在持续,而理解宗教问题,必须要跟商业世界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通过深入的对宗教发展的研究,你就会发现,当商业足够发达,经济形态较为多元,或者说社会资源比较充分,且分配较为合理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宗教,都会变得较为宽容和开放,反之,就会走向极端。
我们就基于近代的阿拉伯世界历史变迁来具体看看。
大家应该看到过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的国内照片(世俗化后的伊朗),德黑兰街头和校园里穿着短裙的女孩,长发飘飘,有说有笑。跟如今都裹着黑纱的街头妇女,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巴列维时期的伊朗女性其实在此之前,伊朗的世俗化还是很不错的,但巴列维政府把伊朗石油的收入,只分为三块,一块给了美国石油公司,还有一块使劲买美国的军火,另一块全装进了自己的王室腰包,留给民众的就很少了。
伊朗是一个人口大国,总人口接近沙特的三倍,所以巴列维政权很难跟沙特一样稳住国内民众。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说到一个规律,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有一种病,叫做“荷兰病”。什么意思呢,当年荷兰由于搞石油产业,利润率非常高,导致社会大部分资源向石油行业聚集,大家都去搞石油了(现在大名鼎鼎的壳牌石油就是荷兰的),最后其他行业衰败,导致荷兰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农业国。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单一的经济发展逻辑,称为“荷兰病”。前几年国内很多专家也一度担心,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聚集了太多的资源和利润,可能会引发“荷兰病”,导致其他行业的衰败,所以国家也就开始史无前例的干预房地产市场了,目前看效果还可以。
要知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整个阿拉伯世界已经都陷入了对石油产业的完全依赖。年伊朗伊斯兰革命,除了巴列维政府石油获益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另一个前提是,石油价格的暴涨。年至年,石油价格暴涨了四倍。
如果你是伊朗民众,眼看着巴列维政府富得流油,巴列维王室宁愿花3亿美元(相当于现在60亿美元)办一个“波斯帝国周年庆典”,也不给伊朗民众改善生活。而且伊朗石油收入里面其他的部分都给了美国,你会怎么想?
年伊朗波斯帝国周年庆典所以才有了年开始的伊朗民众大罢工运动,最后推翻了巴列维政府,迎来了宗教领袖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政府。
而紧接着,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占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这就是著名的“人质危机”。
人质危机期间的大游行现在美国人在谈伊朗的宗教和反美问题时,很少有人提及巴列维政权为什么不得人心,好像跟美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要知道当时伊朗伊斯兰革命,得到了伊朗大部分民众的支持,这不是霍梅尼一个人就可以鼓动的。恰恰相反,是民众主动迎回了霍梅尼。
好,那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中东一直没有出现石油,现在的阿拉伯世界,会是这个样子吗?阿拉伯人难道不会做生意?就知道搞宗教极端化?
那我们再看看另一个国家,比如土耳其,算是这个地区世俗化比较彻底,经济发展也比较好的,而土耳其能够持续的世俗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土耳其是一个贫油国,不世俗化去发展其他产业经济,土耳其靠什么生存呢,宗教能解决吃饭问题吗?
土耳其跟欧洲的英国、比利时等一样,一直都是石油进口国,而且每年都要向伊朗、俄罗斯等进口大量石油,去年进口量就超过1.5亿桶。
现在很多人说,土耳其是因为坚定的学习西方,才能够走到今天的。但如果土耳其也跟沙特和伊朗一样,有大量的石油出口,足以养活一大部分精英和宗教等掌权者,这些人还会坚定的推动全社会学习西方吗?
学习西方实际上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你首先就得跟西方分享你的权力和利益,还要想各种办法发展产业。你要跟全球发达国家竞争,你要动员全国民众参与到经济建设当中等等,最后掌权者所分配到的利益不一定就多,同时又要受到各种保守派,以及社会势力的挑战。相比来说,政教合一,卖石油,分利益,就容易多了。
所以,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出现,也就是反世俗化的出现,跟两个因素有关系,一个是美国扶持的巴列维政府不重视民间疾苦,只知道榨取石油收入,然后送给美国和装入自己的腰包,几乎不会分给老百姓。另一个是油价的上涨,让更多的伊朗民众,认为只要可以分到石油收入,就能过上好日子,就得到了公平。
所以,谁能赶走美国,谁能把巴列维政府推翻,让石油收入进入到大家的口袋,就支持谁。这个时候最大的动员力量,就是宗教,于是宗教政治化就复苏了。
而土耳其呢,由于没有石油,后来也没有发现更多石油,所以民众只能依靠可以带领大家,在其他商业领域获得成功的执政者。好在直到现在,土耳其依然是一个贫油国,所以还是在维持着世俗的商业化。
但问题在于,一旦经济发展遇到瓶颈,西方拒绝分享商业利益(欧盟一直拒绝土耳其加入),宗教极端主义就立马抬头,就比如最近几年,土耳其经济连续下滑,宗教层面的复苏就变得十分明显。跟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对立也日趋尖锐。
从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到如今土耳其政治氛围的宗教化,都在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整个中东地区,如果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想维持世俗化难度是很大的。
去年土耳其的经济增长只有0.9%,沙特只有0.3%。最近两年,土耳其的GDP总量从亿美元,掉到了亿美元。而在其他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中东国家,待业人口已经超过了万。
三
除了石油产业占比过高对中东地区的影响,石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影响也非常之大。
我再跟大家说一个事情,比如年美国遭遇恐怖袭击,其实也是有很明显的石油经济背景的。早在年之前的十年里,原油价格一直在下跌,跌到了年以前的水平,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年至年的实际油价,甚至比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还要低。
持续了十年多的低油价,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更多的人失去了收入,政府也缺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在各类产业方面缺乏推动力,失业人口增加,而美国势力在中东的存在,加剧了这类矛盾。
此前的年海湾战争爆发(海湾战争爆发前,国际油价同样经历了超过五年的下跌),本拉登向沙特王室提出启用“基地”组织来保护国家的建议。在苦苦等了数天之后,本拉登等到的却是沙特王室的一口回绝。而沙特政府甚至同意美军设立军事基地。此举令拉登十分不满。有资料显示,拉登曾给沙特国王写过一封“愤怒信”,指责沙特背叛了伊斯兰教义,让西方人进来是“引狼入室”。
但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油价是稳定的,或者说类似于国债价格一样小幅波动,那么中东国家的财政预算将是稳定的,大家的预期也是比较稳定的,对民生的投入和社会福利支撑体系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这里面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依赖石油产业的中东国家,其实所承受的是双重风险,第一重风险就是过于依赖石油产业,导致的其他产业的衰败问题。
第二重风险是油价的不稳定。大家可以这样理解,有的国家很穷,但穷得很”稳定“,其实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如果今年穷,明年很富有,后年又很穷,谁也无法承受这种波动。而石油价格恰恰是非常不稳定的。
四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回到当下的情况,以及未来我们所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全球穆斯林人口超过16亿,仅中东地区就有5亿,而通过我的分析,大家应该看出来了,阿拉伯世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已经失去了足以支撑自身经济循环的大众商业体系,现在很难再承受失去石油,甚至很难承受低油价带来的风险。
也就是说,如果低油价持续,中东地区,要么继续爆发各种乱局,酝酿各种意想不到的战争活动,要么就是发生一些颠覆性的改变,类似当年土耳其、伊朗等国内政治强人上台,重新开始新的世俗化,寻找新的出路。
这对于世界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重要时刻。
中东地区的人,天生就是有商业基因的,一直以来,这个地区耕地少,游牧和农耕都很难发展,就算发展也没有什么优势,但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佳,占据亚欧大陆的陆路和水路枢纽,所以曾经的阿拉伯帝国,完全是商业立国,比欧洲的商业帝国整整早了接近一千年,且维持了超过年(比大英帝国长多了)。
更重要的一个现实情况是,如果从融入现有世界的角度来说,穆斯林跟犹太人不一样,犹太人总人口并不是很多,总共现在也还不到万,很容易散播在全球各个地区,融入到各类文明里面。但就算这样,犹太人依然不惜付出巨大成本,建立了以色列,并开拓出了基于以色列的全球贸易线路。
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位置那么仅仅在中东地区生活的5亿穆斯林,可能会跑到全世界去被融化吗?哪里可以接纳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所以,不管未来要经历什么样的时代,中东穆斯林国家是地球业无法绕开的地区。
你可能还会说,难道就不能像印度一样,就算人口众多,贫民窟也很多,同样也很“稳定”啊,这样不也很好?请注意,中东地区虽然宗教势力很大,但并不存在印度一样的种姓等级制度,穆斯林都是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需求的,从人类群体意志层的面来说,伊斯兰教仅仅是被穆斯林所使用的一种统治工具,而不是一种根本性约束。
你看一下印度的历史,只要西亚或中亚的强敌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次大陆,印度立马投降,基本上不会抵抗,也就是说,印度的历史,就是被反复征服和外敌统治的历史。但你再看看中东地区这些国家的历史,被彻底征服过的有吗?所以,中东的问题,跟印度和非洲等都有很大的区别,影响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就要发出两个拷问,一个是未来石油产业,能否支撑这5亿穆斯林人口(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支撑,这些国家会向何种方向演变。
按照目前原油市场的发展逻辑,就算疫情过去,原油价格也很难再回到十年前的水平。我在此前的分析里也已经讲过,未来原油市场将出现历史性供给过剩,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
我们首先得警惕,大国势力的介入,加上宗教的动员能力,中东地区发生规模性冲突的概率是很大的。
但我们也需要考量更加长远的战略,既然阿拉伯世界,本身有着深刻的经商传统和政治意志,而且有着很强的组织意识,那么这类国家一旦达成统一的目标共识,实际上就具备了新兴中国家具有的发展优势。
要发展多元经济,开启工业化,对于很多落后国家来说,首先得要把大家动员起来,得树立国家和集体的权威,否则你怎么发展经济?你可能连一块用来建工厂和修铁路的地都征收不到。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中东地区,更容易完成权力的集中和整合,更容易搞改革和经济动员。这就要靠石油价格的持续低迷,来刺激其“不破不立”。
所以,如果石油真的不值钱了,不足以养活中东5亿人口,那中东将会迎来巨变,这种巨变短期可能是动荡、混战,对有限石油资源的继续争夺,但长期将不得不发展出新的经济目标。
而一旦历史趋势获得转变,在发展经济这件事情上,我并不认为其他地区,能比中东地区更强。无论是从信仰意志本身,又或者是历史传统,还是自身摆脱命运的现实需求,阿拉伯世界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伊斯兰教跟其他文明的冲突,并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冲突,而是落后与现代的冲突。
什么意思呢,比如中东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叫迪拜,这个地方经济发达,就业充分,采取外向型经济,地区人口超过80%都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足够的开放性,信仰是多元化的,石收入的大部分都能以各种投资的形式,搞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卷入更多底层人口。因此,这个地区几乎没有发生过恐怖袭击。
迪拜夜景也就是说,解决宗教极端问题的方式,是现代化,而不是简单的打压和歧视。美国觉得自己很厉害,可以给中东地区带去更好的制度,可以解放那里的人民。但我可以告诉你一组数据。
年美国没有攻打伊拉克之前,伊拉克的公务员人数是万,而现在建立的新政府,公务人员是万,每年这万的公务人员,就要消耗掉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而伊拉克整个石油收入,每年也就亿美元,那还有钱搞教育吗?拿什么来搞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是,搞到这个程度之后,美国一边依然榨取伊拉克的石油利益,另一边扔下政治局势的烂摊子,拍屁股走人了。
五
中国生活着0万穆斯林同胞,现在已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国跟现在中东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没有额外获得过中东任何石油资源,并且还经常被美国搞出来的各种乱局,弄得中国一些投资损失较大。但历史以来,中国跟阿拉伯世界就有着很深入的贸易往来。
近年来,中国在解决极端宗教方面,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在新疆开展了诸多的职业教育和就业辅导,很多人都获得了新的就业岗位;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条件。
中国在整合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发展道路上,有数千年的历史经验,所以当我们在新疆取得了更好的治理成绩时,西方基督教世界是不相信的,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就用各种方式抹黑,试图以此来制造分裂,尤其是美国,试图转移穆斯林世界对美国的仇恨,打乱中国的经济“西出”计划。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因为中国不仅是一个海洋大国,还是一个陆地大国,中国要把自己的发展无限的扩展开来,中东是整个亚欧陆路的枢纽地区,是中国西出的必经之路。
美国由于处在北美“孤岛”,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交往的地区和方向,但中国却不可以,也不能脱离亚欧大陆,去只依赖太平洋。
由于我们仅仅是生活在现在的时代,所以觉得阿拉伯世界很落后,穆斯林世界很不稳定等等,但我们还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规划我们的发展。
中国虽然是海洋大国,但中国的东边,除了韩国和日本这两个近邻之外,真正的影响力大国只有美国,而且相距超过1万公里。问题是,中美之间不仅相距一万公里,而且中间都是海洋,没有任何陆路经济。而中国到欧洲的核心区法国、德国等,也就五千公里,但这五千公里内,包括了数十亿人口和数十个国家经济区。
中东在经过了一阵混乱之后,开启威权式世俗化经济发展,那么跟中国的合作将是一种必然,中国就可以在未来几十年里,建立数十条途径中东,去往欧洲的通道,这个通道里面,卷入的人口,将超过15亿。
很多人可能又要出来说了,现在谈美国和西方的衰落,还为时尚早,把战略精力放在中东等地区,是瞎忽悠。
我觉得恰恰相反,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考虑如何离开美国来打造区域经济的时候了,这不是说,我们主动的战略选择,而是被动和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规模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不是现在和未来的美国可以协助或约束的,更何况美国已经单方面开启了“去中国化”。
对于中国的某一个企业来说,或许无法离开美国,但作为一个国家,制定战略的逻辑跟企业要考虑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否则国家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这个世界,看上去是市场在分配资源,但更多时候,是政治在起着主导作用。
另外,我们常常把欧美看成是一个观念层面的整体,但还是要分开来看,欧洲和亚洲,同处一个大陆,欧洲是不是衰落,可能还得跟亚洲结合起来看,而美国真不好说。我下面就跟大家更进一步的说一说。
六
由于很多人觉得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的发展,是得益于美国,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别说是美国,在人类发展的上万年里,四大文明古国都跟美洲没有啥太大关系。人类近代经济新模式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启等,也都在欧洲。本质上来说,是同一块大陆。
请不要介意我把四大文明古国这种,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失去说服力的文化遗产抬出来,请继续往下看。
我的意思很明确,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实际上整个美洲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请不要打我)。
其实直到两百年前,美洲才卷入了全球发展,而且最初也只是买卖原材料。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美洲就没有发展出更先进的文明和技术,反过来发现和统治亚洲、欧洲、非洲呢?
其实人类的发展,主要的推动力是聚居和交易,有了聚居,就要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就会诞生文明和科技,而有了交易,就有了对新生事物,或者异地事物的好奇和需求,就刺激了人类对地理概念的欲望。
说白了,研究人类的历史周期问题,人是核心。美洲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规模太少,现在整个美洲的人口只有9个亿(还不到印度次大陆的一半),这还是在人类人口膨胀了好几百年,北美吸引了诸多移民之后的今天。
很多人可能又要说了,要那么多人口有什么用啊,人类早就过了用人口数量来堆积经济发展的时代。确实,这一点我也同意,但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一旦有了人口规模,那就不仅仅是人口的事情了。
大家是否知道,美洲除了北美三国,也就是除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其他美洲国家,谁的经济规模最大吗?你肯定能猜到,是巴西,但巴西的对外贸易总额是多少呢?去年是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水平呢,亚洲地区的越南,同期的外贸总额是亿美元。更不要说什么韩国、印度等等了。
除了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这几个经济规模较大,外贸排在巴西之后的美洲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额,全加起来,还不到亿美元。中国跟东盟的贸易总额现在已经超过了0亿美元。中国跟韩国的贸易总额也超过了0亿美元。
那我就要问了,既然人口规模没啥用,美国又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把南美这个自己的后花园发展起来呢,对于美国来说,南美总比亚洲和欧洲要近得多吧。美国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跑到亚洲、欧洲来强力介入各种问题呢?要把工厂搬到越南,而不是巴西呢?
事实上由于拉丁美洲贸易体量的受限,美国的注意力基本上很少放在这些地方。连自己身边的古巴都搞不起来,但可以跑到马六甲海峡,“扶持”一个新加坡。
以至于很多人觉得新加坡的发展,是因为美国的支持,但请不要忘了,新加坡是以美国反对的威权制度模式发展起来的。事实是,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而全球亚欧、亚非海上贸易都要经过这个地区。说白了,新加坡比古巴更有商业价值,而这种商业价值,来自于亚欧、亚非海上贸易。
你再去看看古巴下面,有一个巴拿马运河,这条运河对全球贸易稍微重要一点,于是美国就触动了巴拿马独立,然后掌控了巴拿马运河。
但巴拿马运河,作为横穿美洲大陆的唯一航道,年通航量和收入还不到苏伊士运河的一半,更不要说马六甲海峡的流量了。
所以说,就算人类已经到了海洋时代,但整个全球经济的规模和核心,依然是围绕着亚欧来展开的。整个美洲,实际上依然是一座孤岛,现在是靠美国来独立支撑,但这种支撑,已经变得很虚弱了。
具体表现就是,全球贸易重心已经越来越偏离美洲,你听过亚洲有占全球30%以上航运规模的南海,中东有能源通道波斯湾,欧洲有繁荣的地中海航道,那你听说过美洲有什么地方吗?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
这就是为什么拉丁美洲永远出来一个新加坡,也出不来一个韩国的根本原因。
七
实际上整个美洲,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依然相当于是一座“孤岛”,如果不是美国这个“Bug”的出现,美洲对亚欧全球经济数千年的核心区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原材料基地。当然,美洲也出现了玛雅、印加等文明,但规模都太小了。
美国想要有未来,一定是死死的咬住亚欧大陆,而不是什么退回美洲搞“孤立主义”,这种欲擒故纵,掩盖自身弱点和真实意图的伎俩,明眼人一下子就应该看穿。
但现实的问题是,美国用来跟亚欧交易的筹码越来越少了。没错,这就是美国现在焦虑和不安的地方,也是特朗普等执政者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的原因所在。很多人可能又要反驳,那我再举个例子吧。
比如中国的区域发展,北京拥有全国最好的教育、医疗和政治资源,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舆论和文化中心,同样也是金融中心,北京一直以来也是科技创新中心,但为何京津冀里面,除了北京之外,周边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呢。你去看,北京周围都是农村,而上海和深圳周围都是较发达的地区。
原因很简单,创新本身是极少数人的事情,只需要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办公区就够了,根本延升不到天津和河北。而北京的创新成果,90%以上都通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生产和流转,所以北京纵然有很强的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中国互联网企业,一半在北京),也有非常多的创意人才。但一旦牵扯到配件、生产、物流等等产业链体系,基本上都得跑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去实现。这跟美国很多创新来中国实现量产是同样的道理。
刚开始的时候北京可能还是有很多的优势,但最后你会发现,北京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人才会更大规模的流入到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甚至会流入到西北、西南地区一些城市。所以你会发现,北京这几年疏解人口,本来是要疏解到北京周边地区,对此天津和河北做了很多努力,但结果发现,真正的高端人才,一旦离开北京,就到了珠三角或长三角,而不是去天津或河北。
所以你看,现在中国很多前沿科技创新,慢慢诞生在了深圳、杭州这样的地方,而不是北京。当然,京津冀的问题,未来我还会有专门的分析,这里只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在中国规模足够大,中国制造业体系足够的完善,产业链足够的长,转来转去,依然还在中国境内。
但对于美国来说,一旦出现科技创新的转移,那将意味着整个产业的转移,因为美国在全球的产业链里面,只有创新这个环节掌握在美国本土,而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一定是紧跟着生产和市场走的。
那么美国能搞出中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总人口接近3亿的制造业基地吗(美国总计也就3.3亿人)?就算搞出来,美国有基于三十亿以上人口规模的亚欧经济腹地吗?
那我要问的就是,如果要赌百年国运,你是赌东边的美国一家,还是赌西南(东盟和印度次大陆)和西北(中东、欧洲、北非等)的人类未来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未来战略规划是“一带一路”,而不是什么跟美国搞好关系。
实际上人类文明的发展,除了人口规模,还需要更多的多样性,这就包括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等等的多样性,美国虽然看上去各个州都是自治,但美国既没有地理概念上的区域文化,也没有生活习惯方面的多样性。
大家都吃肯德基、麦当劳,最多是发展出来一个汉堡王(没看出来跟肯德基麦当劳有啥区别),而亚欧大陆就不一样了,可能光吃这个习惯的多样性,就足以创造出数百种商业模式。
八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一些人说,是为了输出过剩产能;一些人说,是为了突破美国封锁中国的太平洋岛链,还有人说是为了围堵印度等等,但我觉得这些理解,都太没有档次了。
因为一带一路,是已经被证实了的,跨越上万年周期的一条人类商业繁荣史,以及人类文明演进史,没有人能打破这个规模,就算偶尔停滞,那也只是为下一次更大的繁荣做准备。
我已经说了,美国的崛起,只是亚欧商业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个地球级别的“Bug”,把世界商业的道路,向北美这个“孤岛”倾斜了大概两个世纪,但从根本不上并未改变亚欧大陆主导人类文明和贸易的历史趋势。
也就是说,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而这种特殊,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同样也不会影响到地球商业历史文明在亚欧层面的二次回归。
那么美国能阻止这一趋势吗?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北美二次被发现(被重新摧毁、征服一次),什么意思呢,就是的美国政府和美国各州已经形成的地域、政权、商业产权等利益格局都作废,大家又开始抢着去北美占地盘,重新分利益,而且谁先占到就是谁的,整个北美一下子涌入至少15亿人口,那么全球各类资源还有可能会再次跑一趟北美,美洲可能会再崛起一次。
问题是,可能吗?美国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保守的地域保护体,别说15亿人了,美国能大量放开移民,让自己的人口膨胀到5亿吗?恐怕多增加万都困难,尤其是以后,收缩力度会更强。而且就算美国人口膨胀到10亿,跟亚欧大陆的人口聚居相比,依然不在同一个规模上。
所以,对于美国这座“孤岛”来说,保持自身优势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永远处在全球创新的最顶端,这一点我已经分析过了,优势会越来越弱,因为创新中心不可能离制造基地和消费基地永远那么远。第二个是让亚欧大陆变得更糟,变得充满隔阂,甚至天天打仗最好,这样美国只要有足够的国防能力,保持一个安全的国内环境,就足以让地球人向往了(二战期间欧亚人才大量涌入美国)。
但很可惜,美国利用各种手段刺激亚欧地区发生大规模乱局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亚欧大陆发生大规模乱局的前提,恰恰是力量的均衡(美国所追求的),而非失衡(现有事实)。就拿德国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德国的势力超过法国、英国了吗?是因为德国一家独大吗?显然不是。
再比如日本跟中国和苏联,甚至跟美国开战,真的是因为日本的实力超过这些国家了吗?也不是。恰恰是因为日本觉得自己的实力比中苏美强,所以才要军事冒险。
而如今的亚欧大陆,西边是欧盟,东边是中国,试问哪个区域国家可以觉得自己的实力足以征服这两个政治组织?哪个国家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实力边界?这种背景下,哪个国家会去冒险呢?
对于中欧关系,以及中东地区的问题,大家要有战略耐心,历史趋势是难以改变的。所有的政治,表面上看是意识形态问题,是宗教问题,但最终依然是各种利益的博弈问题,以及谋求发展的成本和规模问题。
所以,美国从中东的撤出,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败,因为这就使得中国和欧盟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更加快速的介入这一地区,建立亚欧大通道。这里面俄罗斯逐步会体现为稳定的力量,而非破坏,因为民族的荣耀已经无法压制商业规模的力量,在亚欧贸易中,想办法让自己获利才是俄罗斯更正确的选择。
那美国是什么呢?对于未来的全球地理概念上的经济发展来说,美国只是地球的郊区(别墅区),现在也可以叫做富人聚集区,这就类似于,一个城市里面,总会有那么几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别墅区,但你要明白的是,别墅区的所有发展和存在的逻辑,其实是城市中心商业繁荣的外溢,而不是内因。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作为普通人,为什么要关心政治、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等大问题呢?
两百多年前,美国有一个人正在参加美国独立战争,这个人的妻子就写信抱怨他,说为什么总是在信里只问国事,而不问家事。这个人就回了一封信,这样写道:“为了我的孩子们能够有自由来研究数学与哲学,我必须研究政治与战争。”他接着说:“我的孩子们应该研究数学、哲学与商业……以便我的孙辈能够研究绘画、音乐与诗歌……”
那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后来出任美国第二任总统的约翰·亚当斯。
我一直在想,我们到底要从美国那里学什么呢?我觉得首先应该学的是美国的政治和战略思维,而非因为这些政治和战略思维,诞生的美国科技、人文、军事等现象。
文/肖磊
更多独家分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