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一地图,解开一千古之谜,难怪亚历

公元前年,年方20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4万马其顿——希腊军团,渡过了波涛汹涌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向强大的波斯帝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东征。

经过了10年的恶战,亚历山大终于摧毁了波斯帝国,并一路杀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巴特克利亚)。只要经过瓦罕走廊,就能进入我国的新疆地区。可以说,亚历山大与中国不过只有一步之遥。

那么,这位志在征服世界的大帝,为何会停下他征服的脚步。亚历山大为何不继续东征中国呢?而这就要从一幅地图来说起了。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线等。19世纪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尼普尔遗址(今伊拉克的尼法尔)发掘出土的泥片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地图——《尼普尔城邑图》。这幅地图虽然略显简单,但却意义重大。因为它绘制于年前,是世界上留存至今最古老的地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绘图技术逐步完善,最终成型于古罗马。亚历山大去世后,他手下的将领纷纷自立,而托勒密割据于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随后,热爱学术的托勒密在亚历山大城建立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在这座宏大的图书馆中,天文学家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部史无前例的巨作——《地理学指南》,后来被简称为《地理学》。这部煌煌巨著,用希腊语写在纸莎草上,分为8卷,将西方人已知的世界囊括于其中。

在这本书中,集中托勒密学术精华的,便是他举世闻名的地图——《托勒密地图》。

纵观这幅地图,托勒密勾勒出了欧洲、亚洲以及非洲的大体形象,标注了多个地点纬度和经度的地形描述。同时,笃信地圆说的托勒密还针对地球以及其区域地图的制作,给出了数学性的详尽指导。简而言之,这本书是古代世界构想出的一部完整的制图工具箱。

托勒密地图

虽然这幅地图足够伟大,但是仍有较大的局限。即使是我们也可以清楚地发现,从印度和巴特克利亚往东看,原本属于中国的位置是一片空白。当时中国还处于汉朝时期,无论是博学的希腊人,还是善战的罗马人,对汉朝可谓是一无所知。

相距于亚历山大东征,托勒密时代已经过去了多年。罗马人不知道有中国,更何况亚历山大?正是因为这种无知,才让亚历山大停下了他东征的脚步。而亚历山大与秦国的对决,也永远无法实现了。

由于兵荒马乱,《托勒密地图》最早的抄本早已失传,如今所能发现最早的抄本,还是13世纪时,拜占庭帝国的抄本。而这幅珍贵的地图,还保存在土耳其的博物馆里。

可以说,在亚历山大东征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以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以及青藏高原为界,形成了两大整体——欧洲、中东、北非以及远东的中国和匈奴。通过零星商人们的道听途说,中国人与希腊人、罗马人之间,也隐约知晓对方的存在。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地图,致使东西方的交流极其匮乏,有无数可笑的误解。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便已经远销至希腊的雅典,然而自诩博学的希腊人仍不知中国在何处。满以为印度乃是世界上最东的国家。

直到亚历山大东征后,也就是公元前2世纪中期,生活在中亚和西亚的希腊人才获知,在印度东部还有一个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希腊人并不知晓,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国家生产丝绸。因此,希腊人将这个东方国度命名为“赛里斯”,也就是“丝之国”的意思。

到了罗马时期,许多罗马学者都曾提到“赛里斯”,在贺拉斯、维吉尔、奥维德等人的诗歌中都曾提到赛里斯。然而他们对于赛里斯的认知却让人啼笑皆非。例如贺拉斯曾认为,赛里斯人生活于印度的某个地方,气候炎热,盛产一种长着绒毛的树,而丝绸就是由这些绒毛织成的。

在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眼里,赛里斯人个头高大,人君两米,红发蓝眼,声音粗哑刺耳,可以活到岁。同时,赛里斯人天生热爱和平,不喜攻战,做买卖极为公道。

因此可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虽然生活于同一个地球,但实际却生活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世界史乃至于全球史,还是没有诞生。

然而在建元二年(前年),东西方之间却出现了一个希望的曙光,他便是中国最伟大的探险家——汉武帝的使节——博望侯张骞。

当时,汉武帝为了对抗匈奴,派遣张骞出使遥远的大月氏,想与这个强大的国家建立同盟关系。但不幸的是,张骞一行却中途被匈奴人捕获,被扣留了10年之久。然而,张骞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找个机会,和仆从堂邑父逃了出来,奔向了遥远的西域大地。

他先后经过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四个地区,另外还听到了关于乌孙、奄蔡、安息、条支、身毒等其他五个大国的传闻。而这些地区,大多为亚历山大所征服的区域,当时仍盛行着希腊的文化,文字、戏剧以及艺术,无不残留着希腊人的痕迹。直到今天,在这些中亚古国的废墟上,仍能发现大量希腊人的坟墓以及卫城。

可以说,张骞乃是第一个正面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人,他的“凿空”之旅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全面贯通。而世界史,也在张骞的引导下,拉开了它宏伟的帷幕。

在得知西域的情况后,一代雄主汉武帝心潮澎湃,当即便让张骞绘制了西域诸国的地形图,中国第一次拥有了通往西方的地图。中国人的视野终于越过了帕米尔高原,一直延伸到大西洋,被汉朝人对罗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汉书·西域》中,班固如此描述了被称为“大秦”的罗马:

“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

很显然,汉朝人不仅知道罗马是个大国,甚至连该国的民主制都有所耳闻。相比于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拙劣了解,中国人已经能称得上开眼看世界了。

在张骞西域地图的指引下,一批批的汉朝使节和商人奔向广阔的西域,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建功立业。而时隔多年,一场中国与希腊的对决,也在巴特克利亚上演了。  公元前年,汉武帝以外戚李广利为将,大举征讨大宛国。

根据张骞的记载,大宛国有典型的希腊特征。与其他希腊化王国一样,大宛实行君主制,但贵族、地方首领、城市首脑似乎在关键时刻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大宛拒绝献马,并令“攻杀汉使”,在被汉军围困时又“相与谋”杀国王毋寡,集体与汉议和,宛贵人几乎是整个事件的主谋。这些宛贵人,实际就是希腊化王国的宫廷议事会这样机构的体现。

经过苦战,手握钢铁利刃与强弩的汉军最终战胜了大宛,夺取了多匹珍贵的汗血马,最终凯旋而归。这场战役,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国与希腊的第一场战争——天马之战。前段时间,美国还专门为此拍了一部纪录片。

通过亚历山大东征,西方人向东方伸出了他们的触角。而东方人通过张骞的伟大探险,最终让东西两大伟大文明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东方的丝绸、钢铁以及瓷器远销至欧洲,而西方的葡萄、苜蓿、胡萝卜等产品也流入了中国。当张骞与托勒密的地图拼在一起,宏伟的文明世界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随后,在伊本、郑和、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指引下,人类不断拓展他们的视野,一代代绘图师付出大量奴隶,而这幅名为“世界”的地图,也不断增添新的亮色。当苏联的人造卫星腾空而起,所有的已知世界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张世界地图不仅是一张图而已,它是7万年来,人类对世界探索的总和,它记录了人类旺盛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记录了人类非凡的勇气以及智慧,记录了人类对于梦想和希望的追求。在理想主义与想象力的驱使下,追求幸福的人类不断探索与发现,不断发现新的国家与地区,最终将地球联系成一个整体。可以说,地图便是人类伟大精神的缩影!

就如王尔德所说:

“一副不包含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它遗漏了一个人类常常拜访的国家。而人类在那里靠岸,他又极目远眺,发现更好的国家,然后再次起航!”

可以说,只要人类还存在着梦想,地图的绘制就不会停止。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地图”,直到今日,我们人类的地图仍持续向远方延伸,它甚至超脱了次元之壁,向着遥远的宇宙和星海迈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4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