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利比亚撤侨不少当地居民冒死保护
北京时间年3月2日23时10分,伴随着轰鸣的发动机声音,1架伊尔-76型运输机从利比亚南部城市塞卜哈起飞。下一站,苏丹首都喀土穆。
机上承载着91位中国侨民,承载着对祖国的殷切期望和无限感激,他们将由喀土穆换乘,回归自己的祖国。
这是中国对利比亚的最后一批撤侨行动,9天8夜的时间,名中国公民,安然从利比亚撤回。
一时间,一张中年男子下机亲吻祖国土地的照片,广为流传。欢声、笑语、掌声、鲜花……,都没有这一吻更有温度。
这一吻,正如诗人艾青说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更有的人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有安全感。我对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是的,在利比亚的很多中国人,归国的路程,历尽坎坷。一路走来,伴随他们的是饥饿、寒冷,背后潜藏着过度的疲劳和无尽的危险。
他们真的没有想到,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我们的国歌,一首《义勇军进行曲》竟然成为他们的保护神,成为他们踏上祖国归程的关键一张“船票”。
年2月19日,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接到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紧急报告:驻利中资企业遭袭。
在非洲,利比亚不是个小国,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着众多中国企业。
有中交集团、中国铁建这样的央企,也有北京建工这样的国企,还有深圳华为、浙江华丰等民营企业,他们都是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在利比亚承建了多项大型建设项目。
大大小小的中方企业聚集在这里,为利比亚派驻了3万多名员工。
接到报告,黄屏敏锐地意识到:这只是个开始,利比亚局势动荡的背后,是这3万多名员工的生命安全。
消息传回国内,中央经慎重考虑,及时作出撤侨决定。
一时间,民航包机、海上货轮、地面客车,包括外航包机、外籍邮轮,加上军舰,还有紧急调派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在国务院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海陆空三路出击,展开撤侨大行动。
星光不问赶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撤侨行动,涉足40余个国家,在紧张的行动过程中,中国人民长期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出了它深远的价值。
中央的撤侨决定一出,中方有关部门立即通过各种渠道,与利比亚政府和反对派联系。两方均很快作出回应。
利政府方回应:利方承诺“将尽一切努力保障中方人员安全,并为撤侨提供协助和便利”。
利反对派则表示:“不会阻挡中国撤侨,而且会提供某些便利。”
不过话虽这么说,撤侨行动真正展开的时候,面临的是重重困难。
此时的利比亚,早已陷入了愈演愈烈的动荡和混乱:道路设关卡,港口被关闭,机场或被炸毁或被管制。
后来,在中方人员的多重努力下,撤侨行动终于打通了班加西港口、米苏拉塔港口、的黎波里机场,还有东西两路陆路等多条“逃生通道”。
现在,对于待撤离人员来说,利比亚有东南西北4个“大区”。
西区,“逃生”方向突尼斯;东区,“逃生”方向埃及和约旦;南区,“逃生”方向苏丹;北区,“逃生”方向希腊、马耳他、土耳其等地中海诸国。
距离利比亚首都黎波里最近的国家是突尼斯,在那里,他们“捐献”了一个岛给中方人员当撤侨中转站。
在突尼斯政府的支持下,火正德大使派出工作组奔赴杰尔巴岛,专职办理办理入境手续,落实一系列的人员安全、医疗救助等工作。
短短几天时间,1万多名中国员工从这里转运回国,这样的效率,一时间让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为此惊叹不已。
地中海第五大岛,是承载着古希腊文明的克里特岛,这一次又开启了承载中希友谊的旅程。作为中方人员的撤侨中转站,克里特岛再适合不过。
回想起欧债危机时的四面楚歌,希腊政府和希腊人民犹记中国人民当年的友情之手。
正值旅游淡季的克里特岛,大部分饭店早已关门,员工们也是假期状态。听闻中国朋友有难后,饭店的经营者们克服各种困难,在24小时内准备好了多个床位和相应的饮食。
友谊之岛的大事定了下来,寻找“诺亚方舟”行动就成了当务之急。
生活犹如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接到中国驻希腊大使馆求助的消息后,船运公司老板雅尼斯送来了3艘大型豪华邮船,分别是“奥林匹克冠军”号、“希腊精神”号和“韦尼泽络斯”号。
随船而来的,是雅尼斯衷心的话语:“你们中国是我们希腊的好朋友,我首先满足你们的需要。”
满载着中国员工的“奥林匹克冠军”号和“希腊精神”号出现在克里特岛时,早在那里迎候的,除了使馆工作人员以及中外记者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当地希腊人。
前来欢迎的人中,最为忙碌的应该是克里特岛的“岛主”——省长安纳武塔基。
他在码头上与一个个上岸的中国人亲切握手,并不断地用中文重复着“欢迎”二字。
安纳武塔基说:他在之前接到了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的电话,总理仔细询问迎接中国朋友的准备情况,并要求他和地方政府全力以赴,周密布置,一定要把希腊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传达给每一位登上克里特岛的中国人。
投桃报李,应该就是这个感觉。
在马耳他,张克远大使接到了外交部长杨洁篪的电话,他在询问中国驻马耳他使馆能不能参与撤侨工作,早有思想准备的大使给了外交部长一个坚定的回复:能。
当晚,张克远大使给马耳他外交部常务秘书打电话商谈此事。不久,对方给了一个同样坚定的回复,是来自马耳他总理的回复:“全力以赴支持和帮助中国撤侨。”
回复中还夹带着马耳他人民的幽默:“作为总理,我唯一不能作主的就是天气,其余的我们将全力以赴。”
从此,驻马耳他使馆的撤侨工作全面铺开……
面对各方伸出的友谊之手,我们感受到的是国家的温度和力量。
这个温度和力量的背后,蕴藏着无数的曲折和艰辛。撤侨行动的工作人员和当事员工、侨民每每回忆起来,都是点点滴滴到心头。
此次利比亚撤侨行动,领事保护中心联合商务部、公安部、民航局等部门成立了各种工作组,大家各司其职,通宵达旦地投入救援工作。
利比亚当地时间2月24日凌晨2时8分,一架飞机降落在的黎波里国际机场,机上走下来的是中国利比亚撤侨行动第一工作组。
此时机场的周边是一片漆黑,当地的地勤人员早已不知去向。工作组走出机场大厅,眼前一片狼藉,各国撤离人员遗弃的行李如小山般堆满机场两侧,无家可归的难民正席地而卧等待救援。
整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氛,路边是头缠绿巾、手持白刃的挺卡青年军,他们在严密地盘查过往人员。
率领第一工作组的是外交部领事司的参赞费明星,此后的日子里,他带领工作组的行为,也堪称明星行动。
连续数天的风餐露宿,费明星忍饥挨饿,接连闯过50多个道路关卡,艰难挺进利突边境,为1万多名同胞从东线撤离开辟了“生命通道”。
位于利比亚与突尼斯交界的拉斯杰迪尔口岸,这几天成了利比亚西部最热闹的地方,成千上万的各国难民浩浩荡荡地往这边赶来。他们期待着,能够从这里远离这个战火纷飞的国度。
另一边,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露宿沙漠营地的费明星接到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紧急指令:“中铁十一局的40多辆车被边防军扣留,你们马上派人过去营救!马上!”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生命通道”出意外了吗?
确实,动荡不安的利比亚到处充满了变数。原来,车队经过利比亚边防时候,关口已经关闭了。
好事多磨,经过多方的协调,车队终于通过了边防。但来到拉斯杰迪尔口岸时,他们又被截住了。
听说多名没有护照的中国人想出关,利比亚的海关人员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面对一张又一张的东方面孔,他们提出了质疑:“我们怎么能确定他们是中国人呢?”
现场陷入了僵局,费明星一时也一筹莫展。这时,车队里冒出一个声音:“我倒有一个办法,能够迅速找到我们的同胞。我们一起唱中国国歌!”
这个声音,是一名工人模样的人发出的。他的声音并不是那么有磁性,但铿锵有力。大家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群众的智慧是无敌的,祖国的伟大的是无疑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国人,中国人!”
利比亚的海关人员鼓起掌来,滞留在关口的各国难民也一起鼓起掌来。
这一刻,做一名中国人的感觉,真的很好!
这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最强音,她在另一个国度的绽放,也是如此有力。
类似的场景,成为了利比亚边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嘹亮的国歌声,成为了中国公民的保护神。
混乱的利比亚后来已经关闭了突尼斯和埃及的边境,在中国外交部的协调下,边境又重新打开,仅允许中国人通过,身份甄别交由中国外交官。
如果有人护照丢失,无法甄别,就让他唱一遍国歌,唱完就可以放行。
“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和地位,真的蛮高的。”一位中建公司的当事员工回忆道。
不过,回忆起动荡最初的日子,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感到不安。
利比亚的班加西地区,是当时利比亚境内最乱的地区之一。在那里,中建八局设有十几个项目部,招有近万名员工。
暴乱很快波及到中建公司的建筑营地,公司的车辆、手机、现金、电脑等财物,纷纷被抢。
劫匪来了好几拨,讽刺的是,第一拨来抢劫的竟是之前保护营地的警察。
“当时秩序大乱,他们正好也知道我们在里面的情况,抢起来也方便。”那位中建公司的当事员工回忆。
警察抢完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地痞流氓,他们大多持有枪支:“他们也不敢直接冲我们射击,只是威胁。”尽管如此,营地还是间或有人受伤。
营地的围墙被毁,员工们就用沙包、钢丝网堵上,或者用推土机运土来堵。这些防御似乎没有什么用,劫匪如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
伴随抢劫而来的还有不停的打砸,营地里是一片狼藉。
钢管、砂轮,这些冷冰冰的硬家伙,一时成了员工们眼里温暖的依靠,大家抱着它们用以自卫。
员工们晚上不敢睡觉,组织起来轮流巡逻;白天时稍微放下紧绷的神经,围着阿拉伯语翻译打探消息。
而翻译先生更是天天处于惊魂不定的状态,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还要出门去各处把女生接到安全的地方藏身,一天下来被AK47指了四次,被手枪指了两次,感觉自己都快崩溃了…”
危难时刻,当地居民伸出了友谊之手。
与人为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属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早已深深地根植于各国人民的心中。
班加西市民自发地组织了人民委员会,开始维护当地治安。中建公司的工地上,有了人在门口持枪保护。
当地人艾门和他的弟弟胡赛因早就看不下去了,他们直接把一些中国员工接到自己家里避难。
在那些不安宁的夜晚,艾门家的几个男人都全副武装地站岗守卫,让这些身心疲惫的中国朋友安睡。
当中方人员撤离时,艾门热心地帮助准备车辆,收拾行李。他还事先与在检查站的朋友通好气,一定要让中国朋友安全地穿过战区封锁线。
当中建公司员工乘车向班加西码头进发时,一路上,那些持枪的反对派士兵甚至举手致意:“班加西欢迎中国朋友们回来!
班加西的港口,是“生命通道”的关键窗口。几条准备接应中国员工的轮船正在准备进港。
但当地的港务人员告诉中方人员:“这里的权力已经不归政府了,最好去找长老。”
忐忑不安的中方人员在当地司机的指引下,找到了权力派的长老。这位正在祈祷的长老表态让人很宽慰:“你们是好人,帮助我们建房修路,真主应当保佑你们!”
随即,长老递来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小纸条。就是凭着这张小纸条,中方人员找到另一位长老的儿子,进而得到了轮船进港的许可证。
利比亚东部米苏拉塔,也是一个相当混乱的地区。它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东边两百多公里,这里是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力量争夺的重要战略点。
外交部领事司认证处副处长李玥率领着一个小分队从的黎波里直接赶赴米苏拉塔投入撤侨战斗。
但是,通往米苏拉塔的公路早已被反对派和当局军队双向封锁,小分队只能绕着沙漠而行。一路上,他们不停地遭遇检查和盘问。
路过反对派武装的一个检查站时,站里突然跑出来一位年轻人,他激动地拥抱李玥,兴奋地连声用流利的中文喊道:“我的中国朋友,你们好!”
李玥当时也是一阵激动,难道是他乡遇故知。但仔细一看,却是相识无一人。
原来,这位利比亚反对派的年轻人,曾经留学中国,在北京学过中文。被中华文明深深感染的他,早已有了浓浓的中国情结。
当李玥提出请他帮助引路时,年轻人爽快地答应了。
此后,每逢遇到反对派的检查站,只要年轻人说一句“这些人都是我的中国朋友”,就比一切通行证都好使。
前进的过程中,小分队还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个中国施工的工地,被反对派武装团团围住。大家以为那里有什么事情,靠近一看,原来是反对派武装在保护着这片工地。
他们说:“中国人是来帮助我们搞建设的,虽然现在我们这里在打仗,但战争早晚会结束,工程建设项目还会继续搞,所以我们要保护好你们的工地,将来请你们回来。”
中国的利比亚撤侨行动如同汶川、玉树的灾难救援一样,给全世界带来了震撼。
在众多国家参与的撤侨“大竞赛”中,中国以其行动之快、规模之大、效率之高和责任心之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在这些赞扬声和他国待撤侨民投向华侨的羡慕眼神中,我们读出的不仅是国力的强大,更是我国软实力的提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文章指出,“中国人不多饶舌,而是使用实力,明确表示不会容忍任何中国工人遇到危险”,这比美国的“含蓄及谨慎”更像一个“超级大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505.html